细解漫字:从水流到书法的多元解读

这“漫”字说起來可真有些意思,老家里那些小孩读书的时候,老师常是提起这字,都要滔滔不绝地讲上一大通,说它是水过了边儿,漫了出来,又说它是那种啥啥都很广很远,连天也可以漫过去的意思。咱们人嘛,不大爱听这些讲究,反正“漫”就是那么个意思,不急不忙,能跑能走。
我老觉得,这“漫”字里头,藏着许多咱们生活里的事儿,尤其是那大水一来,河流漫了出来,就跟咱们这村子一样,每逢下大雨,河水总能漫过桥面,把咱们那条小河弄得水汪汪的,像是撒了油一样,四面八方全是水,想走也走不了。
就说那会儿,家里头忙着收拾东西,结果一场雨下得太大,水就漫了出来,几乎把村口的桥都淹了,大家伙儿都急得团团转。不过那种漫的景象,也真是蛮壮观的,水面上白沫泡泡一层一层的,远远看过去,像是大海一样,啥都看不清楚。回头再想想,当时心里也真是有些慌。
不光是水漫出来,咱村子里的“漫”字,还有那漫山遍野的感觉。记得每年秋天,山上的红叶一大片一大片的,随风飘下来的时候,整座山都被这满山的红黄绿给染成了五彩斑斓,仿佛是天边的云彩也漫到了咱这儿。那时候,咱村的人就喜欢坐在山头上,聊聊天,散散步,看看这漫山遍野的景色,什么烦心事儿也都抛到脑后去了。
说到这漫,咱有时候说的是心情的“漫”。你看那人,做事儿从来不着急,慢腾腾的,啥事儿都不管,仿佛心里头什么都没放,走路也是散漫散漫的,就像那漫长的路,走到哪算哪,完全没有方向感。这个“漫”字,用到这里就有点儿让人头疼了,生活中有些人太散漫,做事儿什么都拖拖拉拉,永远不见紧张,总是说“明天再做吧”,最后事情就越堆越多,什么都没完成。
不过也有时候,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也能给人带来些好处,至少不那么焦虑,不会天天把自己弄得像个无头苍蝇似的。咱那些,整天慢吞吞的,啥事儿不急,可她们总是活得自在,笑得开心,看啥都不急不忙,像是给生活加了点儿悠闲的调味料。
再说了,这“漫”字也能用来形容一种情感的状态。比如那天空上的大雾,白茫茫的,啥也看不清楚,走出去也像是被什么东西包围着一样。你看那雾,往哪儿一飘,就漫过去了,什么都被它遮住了,心里头也仿佛没了个清晰的方向,只能迷迷糊糊地走着。这个“漫”字,说的也许正是人生中那种迷茫的时刻。
咱们老百姓常说,人生就像那条漫流的河,走着走着,你就不知道该往哪儿去。特别是年纪大了,回头看看一生,心里头就觉得好像什么都漫过去了。就像那漫天的大雾,许多事情,仿佛啥也没看清楚,啥也没记住,人生也就这么一晃,时间就这么漫漫地过去了。
漫”字能带给人很多思考:它可以是宽广无边的水流,也可以是心态放松的步伐,甚至可以是眼前迷蒙的雾气。它似乎把所有东西都包容了进去,不紧不慢,广阔无垠。而咱们每个人,也有时候像那水一样漫溢,像那雾一样漫无目的,偶尔需要给自己一点漫不经心的时间。
不过,咱们也得警醒,别让这种漫漫的心情一直拖累了咱们的生活。适当的散漫没错,但可不能让它成为懒散,不管不顾。生活中,总有些时候需要快一些,不能总是漫漫悠悠地过。
这“漫”字就像是生活中的调料,既能带来温柔的感觉,也能带来混乱的状态。就看咱们怎么拿捏,用它来过个安稳日子,还是让它带来些许的波动,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Tags:[漫,水漫,漫山遍野,散漫,漫不经心,人生,迷茫,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