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计算器2013准不准?了解当年个税政策和计算规则。

得,今天正好有空,翻翻以前电脑里的旧文件,居然给我翻出来一个老早以前,大概是2013年那会儿自己琢磨着搞的一个个税计算的小东西。那时候好像刚工作没多久,对这些东西挺好奇的,就想着自己实践一下,弄明白工资条上那个税到底是怎么扣的。
翻箱倒柜找“古董”
说干就干,我先把那个旧文件打开。印象里好像是个Excel表格,或者是个简单的小程序脚本,具体的当时用的啥工具都记不清。打开一看,还真是个Excel,里面带不少公式。当时为搞这个,可是花不少心思。
主要目标就是,输入税前工资,再填上那时候规定要扣的“三险一金”(好像那时候是这么叫的,或者有的地方叫法不一样,反正就是养老、医疗、失业这些,加上公积金),然后就能自动算出要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回忆当年的规则
关键是得回忆起2013年的个税政策。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时候的个税起征点是3500块钱。这跟现在5000块钱不一样,差不少。
然后就是税率表,那时候还是7级超额累进税率。我记得为把这个税率表内置到那个Excel公式里,可把我折腾得够呛。得用一堆IF函数嵌套,判断应纳税所得额落在哪个区间,对应哪个税率,还有那个速算扣除数。
- 第一步,得算出应纳税所得额。这等于你的税前工资,减去你交的各项社保公积金,再减去那个3500块的起征点。
- 第二步,拿着这个应纳税所得额,去对应那个7级税率表,找到所属的税率档和速算扣除数。
- 第三步,用公式:(应纳税所得额 对应的税率) - 速算扣除数,就算出来你当月要交多少个税。
动手试试看
我试着在那个旧表格里输个数字,比如假设当时一个月工资8000块,假设“三险一金”自己要交的部分总共是1000块。
那计算过程就是:
应纳税所得额 = 8000 - 1000 - 3500 = 3500元。
然后我得去查(或者说让那个表格自动查)2013年的税率表。我记得那时候超过1500到4500的部分,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是105。
要交的个税 = (3500 10%) - 105 = 350 - 105 = 245元。
跟我记忆里的算法差不多,表格里的公式跑出来的结果也是这个数。看来当时做的这个小工具还挺靠谱。
一些感慨
现在回头看,感觉那时候的计算规则相对简单一点,虽然也有7级累进,但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比如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啥的)。那时候做这个计算器,主要就是搞定那个分级税率的判断逻辑。
这回翻出来这个“老古董”,也算是对自己以前实践过程的一个回顾。看着自己当时一行行敲的公式,一步步调试的过程,还挺有意思的。虽然现在网上各种方便的个税计算器多得很,但自己动手搞一遍,理解得确实更深刻些。分享出来,也算是个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