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间性交,为何我每天都莫名生气

股间性交,为何我每天都莫名生气?
幸福是一种能力,除非婆婆没有思想,按照你的要求做事,倘若你不改变你的思想,你永远不会觉得幸福。
1.用感恩的思想看待别人
婆婆是个完整的人,有优点,也有缺点。你光接受了她的优点,不接受她的缺点,所以你眼睛里看到的都是她的缺点。不是说你故意的,而是我们“老人就该给我们看孩子,老人思想落后就应该改,老人习惯不好也要改”的思想蒙蔽了我们的眼睛和心灵。眼睛里看到的都是不好,没有用感恩之心看待老人的付出。
2.遇事换位思考,有效沟通
我们考虑问题老是从自己的角度思考,觉得自己都是理。可是,当你从对方的角度思考的时候,不带主观情绪的时候,你会明白对方的理由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如果只顾自己的想法进行沟通,大家都会觉得对方自私,没有为彼此考虑,这种委屈的情绪会让人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要求,没法有效沟通。所以,换位思考能让我们理解对方的忧虑,针对忧虑来解决问题。
3.不要过分的固执,学会妥协和让步
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想法非常固执,无法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在很多事情上,强硬的态度让人屈服于自己的决定。表面上你赢了,可是别人不是真心信服,这些矛盾越来越多,总会爆发的。或者你心理也认可婆婆了,但是觉得我要妥协就认输了,助长了对方气焰而不妥协。都是一样的结果,你把婆婆当做敌人你烦恼到处有,你把婆婆当做合作的对象,那么你的心态就转变为怎样共同经营好我们的家庭上。
4.彼此尊重,保持距离
阿德勒心理学上的提出一种叔叔婶婶心态。意思是我们要和婆婆保持适当的距离,想对待叔叔婶婶一样看待。比如婶婶来帮你带孩子,你还会有这么多苛刻的要求吗?肯定不会,你更多的是感激和宽容。与婆婆保持距离感,学会尊重对方,摘掉婆婆的标签,你的心态自然不一样了。
如果可以,尽量不要住在一起。如果你和婆婆不得不生活在一起,如果你想开心点。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别人,但我们有办法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放过自己,也放过对方。
第一次跑全马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我是昆明山水,第一次跑全马需要做好身体准备、心理准备和必备物品准备等几个主要方面。我的经验分享如下:
身体准备从你决定参加全程马拉松那一刻起,要留出起码三个月时间来做好身体准备,前提是你已经跑过半程马拉松比赛或者可以跑完相当于半程马拉松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科学的训练计划,按计划进行训练,当你可以轻松跑完35公里左右的距离或者可以咬牙坚持到全程马拉松的距离一到两次,这时候,你的身体准备就算完成了。
(2015年12月跑下半程)
(2016年5月跑下全程)
(2016年11月首场全程马拉松赛事,实际4:04:51秒完赛,一激动忘记停止记录)
我个人从半程马拉松到全程马拉松用了半年时间,到正式比赛又是半年。基础扎实了,参赛就相对轻松许多。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心理准备赛前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和顺利完赛之间的差距和各种不确定性,以及自己的目标预期。一定要心中有数,预案在胸,要按心理准备去参赛,不能临场发挥,不能临时调整预案,匀速跑是马拉松是否顺利和是否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必须尽可能均匀分配体力才能顺利坚持到终点,可以按预期配速跟着相应配速的配速员(兔子)跑,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跑者,基本可以匀速领跑,实在跟不上时,也不能勉强,可以调整到跟低一段配速的兔子。
我的首场比赛的预期是400完赛,起跑后一直跟着400兔子跑,可惜到了33公里处,就开始感觉吃力,和兔子之间的距离渐渐拉开,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生怕再被415的兔子追上并超越,凭着毅力坚持着,最后404完赛。这就是我参加首马的心理准备和预案以及调整结果。
(33公里处开始掉速)
必备物品准备参赛必须物品不能忘记,最好准备一个物品清单,一一准备,比如根据赛事城市的气候情况准备参赛服装,检查跑鞋和袜子是不是自己已经磨合过的鞋袜,途中自己习惯的能量补给,肌肉贴、太阳镜、空顶帽、止汗带、盐丸、心率带、运动手表电量等等,都需要我们提前准备好,做到有备无患。
最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身体准备好了,心理准备好了,物品到位了,发令枪一响,跟着人流,尽快进入定速巡航状态,不急不躁,一公里一公里去征服,跑一公里少一公里,离目标就近一公里,等你看到42公里的牌子时,你悬着的心就可以放下了。
(我的第一场全程马拉松成绩证书)
我是昆明山水,谢谢您的阅读,谢谢关注,为顺利完赛首全马加油!
如何评价电影生吃?
这部重口味电影,除了恶心!还是恶心!
今天小驴和大家调侃的这部电影
我自己以为是部惊悚恐怖片,捎带些许重口味。
只有看完了才知道
何止是重口味,
简直就是重口味中的重口味,喜欢超级大重口,请继续看下去
胃浅的,速速退散
《生吃》
是一部法国新锐美女导演的惊悚文艺片。
这是一部在戛纳电影节上大放异彩,获奖无数的新片
独特新潮的视觉特效,与猎奇并充满隐喻的电影内容
都让观众耳目一新
血腥的吃人镜头,青春期少女
丑陋残酷的新生入学式汇聚在一起并不突兀
反而融汇出蜜汁的cult片美感。
作为一部惊悚片,能把观众吓哭或者吓晕是最高的褒奖
去年九月在多伦多试映时,因为电影场景太过血腥
导致两位观众当场晕厥,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
毕竟大家都有好奇心,一部把观众吓晕的惊悚片会有多好看?
女主角的饰演者是一名98年的萌妹子,她名叫加朗斯莫里利尔
有着怯生生又水灵的大眼睛,和豆蔻少女式的美好身材
加朗斯莫里利尔非常完美的完成了本片的角色塑造
从不谙世事的傻白甜,到后期性格的巨大转变,演绎的自然又淋漓。
片中的女主出身于一个家教严格的素食主义家庭
从事兽医工作的高知爸妈对她特爱有加
但也从小对她的饮食严加控制,从不让她接触肉类
女主乖乖女的学霸高中生涯结束后,
顺利的考上了兽医大学,让父母非常骄傲。
可是在新生入学仪式的第一天,便碰上了人生中最可怕的事情
被高年级学长用一大桶猪血淋头而下
还被逼在众目睽睽之下生吞一个生的兔肾脏!
可怜的女主自然吃不下去,她向在同专业读书的高年级亲姐姐求助
在家也是严格的素食主义的姐姐,却面不改色的连吞几个生肾脏
还把肾脏一把按进女主的嘴里,并命令她吞下去。
被逼吃肉的女主在晚上遭遇了强烈的过敏反应,如丧尸般在床上扭曲挣扎
痛苦之后的女主却发现自己对肉产生了强烈的欲望。
经历了从食堂偷烤猪排,和同学去小摊大肆撸肉串
女主惊恐的发现
自己对肉的欲望愈加沉迷,并且渐渐连冰箱里的生肉居然也不放过了。
在一次和姐姐的争执中,不小心让姐姐割掉了一根手指
姐姐疼晕了过去。
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
紧紧握着姐姐的断手指以防狗狗吃掉的女主,
竟然下意识的舔了一口上面的鲜血。
却终于扛不住诱惑,津津有味地吃掉了手中的断指
纯情小白兔也一下子变成了食人狂魔
而从昏迷中醒来的姐姐目睹了这一切
不但没有害怕,反而激动的流下了眼泪。
原来姐姐也是一名食人魔,女主的吃人肉的癖好是家族基因的遗传
得知真相的女主,从此不再是原来的乖乖女
她带着自己的黑暗秘密行走在校园
看到同学们的一具具鲜活青春的肉体
女主露出了猎豹一般的眼神,仿佛看见了自己的猎物
最后附上导演妹子的靓照
有的影评家说,本片借助吃人肉的外壳,包裹的是一个青春期少女对性的觉醒。
吃肉,其实隐喻着做爱
从试它为洪水猛兽,到解放天性彻底沉迷
再到学会用理性控制自己的欲望。
相信是每一个成年人的必经之路。
到底是什么,谁知道呢。
【更多电影推荐,更多电影吐槽】请关注我的 公号 :驴子电影院可以把股票做为一生的事业来做吗?
但凡选择一个行业谋生,要做一番事业,肯定想着如何越做越大,不会老想着越做越小的,但是如果你把股票当作一份事业来做,肯定资产越做越小。显然,通过炒股票并不能养家糊口,那这怎么能作为一份事业来做呢?所以,对于股民来说,拿着闲散资金,在工作之余炒炒小股票,增长点见识,还是不错的,但靠股票作为一生的事业来干,那恐怕到头来会一无所有。
其实,围绕股市,有三类人是可以把股市作为一生事业来做,但唯独股民却不行:第一类,网红股评、证券公司、机构投资者,他们就是靠着股市波动吃饭,围绕着股市赚取吃饭钱,但是这些人或机构都很少直接接触二级市场,如果让知名股评去炒股票,他们肯定比股民亏得还要惨。
第二类,专门投资私募基金的,就是有钱人把钱凑在一起,成立一个PE基金,他们来扶植一些企业上市,如果你投资了五家拟上市公司,只要有一二家成功登录A股市场,你就能够赚得盆满钵满。所以,这批在一级半市场中博弈的国内富裕人士,只要遇到一二个企业能够成功上市,他们就赚大发了。
第三类人,就是徐翔这一类,徐翔这类人旗下有好几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他们专门挑一些中小上市公司布局,然后放出风声,编出各种股价即将上涨的故事,然后拼命拉升股指,个股股指一路被上拉,结果股民也随后跟进,于是私募基金高位退出,股民们却都套在了中长期阶段性顶部。像徐翔这样的拥有大资金的私募庄家,操纵股价赚到钱是轻而易举的。
事实上,在国外成熟市场中,很少有人把炒股票当作一份事业的:一方面,如果你做的是短线操作,这意味着,你做得越多,输得越快。最后追涨杀跌,把钱都会快速输光。所以,在股市中短线操作不可预测,只有长期投资趋势才有可能看得出来。如果你天天看盘,频繁操作,是会输光本金,这根本不能成为一项事业。
另一方面,有些人选择价值投资,长线投资,就是等某只好股票跌出长期价值之时,投资者全部买入,然后长期等待,等到下一轮牛市的尾声,你才可以收割胜利果实。但问题是,无论是空仓操作,还是持仓待涨,都无需投资者天天去看盘,你完全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主业之上。在国外,股民多数自己不炒股票,而是把资金交给了机构投资者,并且每年获取稳定的回报和分红。
此外,真正要想在二级市场上博弈成为赢家,没有10年的股市实战交易经历,不穿越两次牛熊趋势的转换,是无法实现交易经验积累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很多年轻人从事股票交易更多的是入门,并没有登堂入室,很难真正达到职业炒股的心态和能力。更何况,A股市场天生就有“一赚七平二亏”的输赢概率。投资者要把炒股当作一桩事业,不仅会亏光大把的金钱,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在其他领域赚钱。
你觉得京东的股票会因为刘强东涉嫌性侵事件而大跌吗?
9月2日下午,一则关于“刘强东疑似涉嫌性侵被美国警方逮捕”的消息在网络上广泛流传。3日下午,京东再度回应称,刘强东已回到中国正常开展工作。
商务变“误伤”?京东方面的这次回复,还一改之前“受到不实指控”的对外口径,转而称刘强东被警方带走调查不久后即被释放,“没有受到任何指控”。
然而,据美国明尼阿波里斯市亨内平郡警察局信息显示,当地时间8月31日晚间23:32分,因涉嫌“构成犯罪的性行为”,一位全名为“Liu,Qiang Dong”的男子在当地被捕,并于9月1日下午4:05被释放。
截图来源:Hennepin County治安官网
对此,京东官方发布微博予以否认称,“刘强东先生在美国商务活动期间,遭遇到了失实指控,经过当地警方调查,未发现有任何不当行为,他将按照原计划继续其行程。”
随后,多家媒体比对出生日期及相关资料确认,上述“Liu,Qiang Dong”即是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并从亨内平郡警署处获得了刘强东被拘捕时的照片。
截图来源于网络
截至目前,美国警署最新回应称,刘强东没有被限制出入境,不知现在人在何处,将会继续调查此案。
有分析人士认为,刘强东此次访美有着更为商业化的考量。面对着节节下跌的股价与表现不佳的财务数据,国际市场是京东近期重点。
一位名叫“一灯师傅”的新浪微博用户透露,刘强东访美期间参加了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商学院的课程活动,走访了ECOLAB、3M和General Mills等世界500强企业,还在课堂上发表了演讲。
截图来源:新浪微博
8月29日,刘强东在美期间,彭博社发布文章称,京东将转向谷歌和其主要股东沃尔玛。在此之前的6月18日,谷歌也曾宣布将对京东投资5.5亿美元。
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就刘强东涉嫌性侵事件,是否会影响京东的国际化之路询问了京东相关人员,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股价下跌 遭机构减持其实,目前美股上市公司京东的股价看起来同样不太乐观。多名业内人士向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表示,预计受此次涉嫌性侵事件影响,下一个交易日京东股价会面临较大压力。
时光回溯到半年前,京东股价一度高达50.68美元/股,此后便不断下跌。虽在京东“6·18”购物节前后股价有所反弹,但仍然抵挡不住颓势。上周五,京东股价继续下挫,盘中低至30.52美元/股,创下了52周来的新低。
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发现,在京东股价一路下跌的过程中,遭到多家机构减持。
高瓴资本是京东上市前的股东,从2016年起,该机构就连续多个季度抛售京东股票。同花顺数据显示,2017年6月18日,高瓴资本持有7889万股京东股票。通过一年多来不断地减持,到2018年8月16日,高瓴资本仅持有2121万股京东股票,并早已退出了主要股东之列。
作为曾经的京东第三大股东,老虎基金比高瓴资本更早消失在主要股东行列。自2015年三季度老虎基金减持了18%的所持京东股份后,便在随后的多个季度持续减持。尽管在2018年年初老虎基金小幅增持京东股票,但是同花顺数据显示2018年3月以前老虎基金和高瓴资本均在京东股价的相对高位时期抛售了部分所持股票。
除了高瓴资本、老虎基金等国内熟知的金融机构外,诸多华尔街投资机构也都有减持京东股票的行为。
来源:同花顺
富达投资(Fmr Llc)是美国最大的金融服务以及共同基金公司之一,也是苹果的股东和Google的投资人。同花顺数据显示,在2017年6月18日之前,富达投资曾增持了2310万股京东股票,持股数量达4227万股。可在2018年多个季度的持股调整后,到2018年8月16日,富达投资仅持有3268万股京东股票。
无独有偶,美国著名基金公司——道奇·考克斯(Dodge & Cox)也在2018年前两个季度不断抛售京东股票。直到2018年第三季度,京东股票在相对低位时,才进行了小幅增持,但持股数量相比一年以前下滑了30%以上。
另外,曾在网易、汽车之家、东风集团股份等多只股票建仓的Orbis Allan Gray Ltd,也在2018年不断减持,直至退出前十大机构持仓之列。
在此之前,京东发布的公告显示,掌门人刘强东在2017年也曾减持京东股票。
多次被唱空除了减持外,2014年在美国上市的京东几乎年年都被机构唱空。
2015年“6·18”促销活动前夕,美国投资咨询机构J Capital曾率先发难,发布名为《京东已成批发商》的做空报告,对京东未来盈利能力存疑,并认为京东存在销售额刷单行为。该机构给出“卖出”评级,目标价定位为23.36美元/股,较当时股价折价逾30%。
对此,京东回应称该报告采用大量错误的计算方式和逻辑推导,得出与事实完全不符的结论,严重地误导了投资者和公众。然而,京东的股价表现却让其十分尴尬,走势一如做空机构的预测。1年后,京东的股价曾摸至19.51美元/股,下跌近50%。
或许是看到了前一份做空报告的神奇效果。新加坡毕盛资产管理公司(APS Asset Management,下称“APS”)也开始发布对京东看空的报告。资料显示,APS是一家创建于1995年的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方向主要是亚洲资产。
2016年5月,APS公司的一位高级分析师甩出了一份长达50多页的京东做空报告,并将京东未来1-2年目标价定为12美元/股。
等到第二年的“6·18”电商大战前夕,APS再次甩出了一篇做空报告,由其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Wong Kok Hoi亲自操刀,开宗明义《这是一个郁金香故事吗?》。报告称,京东的估值高达600亿美元,市盈率超过410倍,就是一个泡沫故事。京东不可能成为中国的亚马逊。
2017年“双11”前夕,APS第三次发表看空京东的意见,认为京东无法在“双11”的价格战中与阿里巴巴相抗衡,以此判定京东缺乏增长的潜力。然而京东当年“双11”的表现却狠狠地“打脸”APS。
与此同时,令APS万分尴尬的还有京东一路上涨的股价。从APS第一次发表做空报告的24美元/股的股价算起,到2017年11月接近40美元/股,京东的股价在APS的3份做空报告中上涨了逾60%。
图为APS三次做空时间与京东股价走势关系(来源:Wind数据)
2018年初,京东股价跃至历史高位,而“屡遭打脸”的APS似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2018年京东6·18前夕,APS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Wong Kok Hoi在一场演讲中表示,“我看到的所有证据都表明,京东是一只遭到疯狂炒作的股票。”
尽管对此京东给予了及时的回应,但是公司股价却没有一如以往节节攀升,在6·18前后小幅冲高后便不断下跌,相比APS发布言论时,已经跌去了5美元。
京东的内忧除了面临接二连三的外患,京东今年来也是内忧不断。最新一季财务报告显示,目前京东已实现连续9个季度盈利,不过就具体的营收状况而言,却不容乐观。
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京东实现当期营业收入为1223亿元,同比增长31.2%;实现净利润为4.781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相比去年同期净利润9.765亿元,下滑51.04%。每ADS摊薄收益为人民币0.33元,同比下降50.7%。
此外,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2018年二季度京东净亏损为22.12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净亏损2.87亿元,亏损大幅升高。
由此可见,京东营收方面虽然依旧增长平稳,但是净利润却下滑明显。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利润下滑?
一方面,数据显示京东上半年研发与物流成本都在持续增加,尤其研发投入。财报显示,二季度公司技术研发投入为27.8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5.46亿元人民币增长达79.8%。
另一方面,物流成本的增加在吞噬着京东的利润。据悉在过去两个季度,京东成立了物流资产管理公司,作为继京东金融、京东物流之后的第三个独立业务。截至2018年上半年,京东在中国经营有521个仓库,总建筑面积为1160万平方米,其中约250万为京东自有。
此外,京东近年来GMV(网站成交金额)增速放缓,也是影响公司业绩的一大隐患。在电商界,GMV一向为衡量平台业绩的重要标准。
京东今年第二季度实现了约30%的GMV增长,其中“618”电商狂欢节贡献了不少力量。公开资料显示,今年“6·18”期间京东累计下单金额为1592亿元,同比增长为33%,但相比前两年的数据,2014年GMV增速达107%、2015年达84%、2016年跌到47%……
可见京东的GMV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申万宏源分析师黄倩亦在研报中指出,阿里巴巴的活跃用户增长速度虽然比京东慢很多,但它的单位GMW是京东的3倍以上,也就是意味着阿里的单位用户价值远高于京东。 而随着电商市场格局的变化,京东所要面临的市场竞争势必将愈加激烈。
线上业务,唯品会、网易考拉等新玩家已经悄然崛起,“黑马”拼多多也抱上腾讯大腿成功抢占C位,留给京东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渐被吞噬。
线下物流业务,目前顺丰、菜鸟等快递公司都在积极布局智慧物流,提升社会化物流的用户体验,尤其菜鸟线下网络的落地和虚拟仓配模式已经逐渐跟上京东的脚步,这意味着京东引以为豪的物流、配送服务的优势地位也出现松动。分析人士认为,这或许也是京东为何从2017年四季度以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重要原因之一。
前阵子京东反腐风波,连续辞退了16人。其中4人因情节严重,直接被公安机关拘留,当中还包括了京东物流配送业务的几名高管。
如今这段人心惶惶的风波还未完全过去,核心人物东哥又陷入“性侵”丑闻,也不知内忧外患的京东要如何安然度过这个“本命年”(今年是狗年,京东的标志,你懂的)。你认为刘强东能hold住此次危机吗?评论中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