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股票知识入门网,在长沙年薪44万是什么水平

二一股票知识入门网,在长沙年薪44万是什么水平?
老长沙人出来回答,这么多年做生意,接触了这么多人,也算是比较有发言权了吧!
首先声明,我年收入没有44W,今年因为疫情影响,甚至10W都不到,做生意就是这样,受外部因素影响太大。
我是12年长沙某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的,毕业近十年了,我身边的同学有混的好的,也有混的一般的,我是新闻专业毕业的,我们班目前有一个在澳大利亚工作的,当记者,他的年收入应该到了44W,其他的同学据我所知,如果是工作的,没有一个达到了这个水平的,有一个在珠海当公务员的可能也有,但不是长沙,肯定不能算。
其他在长沙的,一个兄弟,单位不错,外资企业,而且单位非常不差钱,办公室主任,年收入到手的应该是20W不到,这是他亲口告诉我的。
另外一个高中同学,在邮政速递当一个小区域的站长,工资不高,能有点灰色收入,年收入20 W左右。还有一个大学同学,现在在麓谷当程序员,工作经验超过十年了,到手的工资也是20不到,他说长沙麓谷普遍是这个水平,名校毕业的能达到30~40W,在长沙这已经算是他们这个行业里的高薪了。
当然,很多人会觉得我们这学校太垃圾,所以毕业了也肯定找不到很好的单位。那咱说说长沙的公务员,我的一大学同学,在长沙政务中心的市场监督局上班,工龄有6年了,目前的年收入也是18W左右。我的高中同学,在市里面的一所小学当老师,年收入是10W左右,一个发小,湖师大毕业的师范生,在长沙某著名中学当老师,在那所学校执教已超过九年,年收入目前15W左右。我说的都是到手的工资哈,不算五险一金。
我再说一个比较厉害点的,长理工毕业的,后来直接去了部队,今年转业了,分配到了开慧镇政府,当办公室主任,他说工资目前只有七千一个月,福利待遇暂时还不知道,不过以长沙县的财政实力,福利待遇应该不会差,咱们也算他20W一年。
也许是我周围的人都没什么出息,包括我自己,年收入很少有超过20W的,看到评论里那些说年收入44W在长沙一抓一大把的,我真的很惭愧,觉得自己好像是生活在长沙的最底层。
长沙市内的房价,均价应该在1.3~1.5W之间,年收入44W,算上公积金,买一套110平左右的房子,月供估计也就2~3K,家庭开销包括水电、燃气、物业费、停车费、小孩上学、小孩看病、聚餐、送礼算一个月1W ,车贷算你5K一个月,一年这44W都还能有剩余。长沙目前的平均工资水平应该是5~6K一个月,白领收入平均应该在1.5W~2W之间,所以看了我的描述,你应该能够知道,44W的年收入在长沙什么水平了吧!
那些个动不动一年几十上百万的,我只能说你们太牛叉了,像我这样的一般人真的是佩服不已。那些个做生意收入高的,麻烦就不要过来比了,毕竟不是打工的,不是拿年薪,毕竟你也要承担风险,你也要拿本钱出来投资。那些个说44W年薪在长沙大把的,你肯定是在生活在一个比较高端的圈子里,你的周围都是年收入大几十万的人。
能力本身就有大小之分,但是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勤俭节约,不管你收入多少,在长沙你肯定是可以站稳脚跟的,各位年收入还不到44W的亲们,咱们一起加油,争取下次我们看到这样问题的时候,也能很自豪的在下面留言道:年收入44W以上的长沙打工者路过……
如果给你一千万?
感谢邀请。
从我个人角度讲,还是选择买房。一是房子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刚需,即便近几年国家有所调控,但房价并未出现明星下降,因为房子是必须品,是固定资产,保值率远超其他两项,而且有上升空间。二是创造经济价值,二线城市以150万一套计算,可以买到6套,而且有剩余,简单装修进行出租每年的收益也挺可观的,同时不影响后期出售,绝对是稳赚不赔的。
为什么日本社会会进入这种状态?
在老周看来,所谓的“低欲望社会”,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社会”?
什么是低欲望社会?这个概念最先是有日本学者针对日本社会状况提出来的。上世纪90年代日本楼市、股市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了20多年的停滞期,全社会都弥漫着一种厌恶风险的情绪,年轻人不愿冒险创业,上班族也不思进取,因为现有的政府福利和父辈留下的财富不会让他们过的很差,而努力拼搏也很难带来更好的结果。
再加上日本严重的老龄化,整个日本就像一台老迈的老爷车,虽然结构完整、内饰豪华,但动力已显不足,车速确实上不去了。
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日本宅男10多年不出门的神奇报道,日本宅男估计是全世界最多的。
低欲望社会其实也挺好叔本华曾说过:人受欲望支配,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低欲望是人主动摆脱痛苦的一味良药,现在社会上很多成年人的痛苦不正是来自于自身的欲望吗?
大学毕业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会痛苦,公务员考不上你会痛苦,被喜欢的人拒绝了你会痛苦,没钱你会痛苦。总之,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让你痛苦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如果你能做到低欲望,这些痛苦便很难影响到你了。拿着失业保障金,住着父母留下的房子,打打游戏,看看网文,又何尝不是一种生活方式?当然,这种状态算是比较极端的了,更多的是我们做一份简单的工作,收入不高,但足够吃喝,不求上进,但也悠然自得,不会因为自己是大龄未婚群体而焦虑,即使孤独终老也早已看破红尘。
中国也会进入低欲望社会吗?只能说目前大多数的中国人还不配过上低欲望社会。低欲望社会的存在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的,除了一些二代,大多数国人还过不起低欲望生活。
为什么日本能够进入低欲望社会?就是因为日本整个社会的物质基础能够支撑低欲望人群的存在,不管你如何低欲望,吃喝拉撒睡总得解决,要不然就成流浪汉了。
日本的最低月薪接近60000日元一个月,相当于人民币一个月9000多块,不管你是超市收银员还是扫马路的,都能保证你可以拿到最低的收入水平,在日本这个收入当然也不高,但至少可以确保一个人衣食无忧,而且日本还有非常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即使你失业了,也不会流落街头。
但对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你要是不努力工作,很多地方2000多块的工资水平,让你吃喝拉撒睡都没法解决,跟别说讨老婆养家糊口了,而失业的打击,对很多人可能是毁灭性的。
很多时候,我们也想放下欲望,但想想身上的担子,想想银行卡上的余额,想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我们又有什么资格放下呢?
真正有资格说自己国家进入低欲望社会都是诸如日本、北欧等高福利的发达国家。
低欲望社会对国家却并不是好事欲望是人类痛苦的根源,但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当一个社会都呈现一种低欲望状态,那么也就意味这个国家创新和进步停滞了。而且,国家把更多的社会资源用于保障“低欲望人群”的基本需求,用于发展生产的资源就会相对减少,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很大阻碍。
日本就是很好的例子。日本GDP早在1993年就突破4万亿美元了,而在2019年也仅仅5万亿美元出头,虽然这期间有2年的GDP突破了6万亿美元,但这期间有19年的时间其GDP是停留在4万亿美元的关口。而中国已由1993年4400多亿美元的GDP突破到2019年的14.34万亿美元了。
这20多年的时间是移动互联网的黄金时期,全球诞生很多有名的移动互联网企业,但基本都集中在中、美两国,日本似乎被这个时代遗忘了。而且日本原先优势的产业,比如电子、计算机、汽车等产业,也在被其他国家大力赶超,产业优势在大幅缩减。
低欲望社会并不什么绝症,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低欲望更是一种舒适的状态,人不必为了生存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更不用为了所谓的体面生活在职场中委曲求全,这样的生活状态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生活呢?
一朋友因投资惨败选择了上吊自杀?
疫情原因有挺多人破产了,之前中小企业融资难,当时还觉得不公平,后来各银行信用卡、网络全面开花,融资容易了,却遇到互联网时代,实体企业利润空间大大压缩,工人工资标准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大,最后一根稻草疫情让多少创业者经济崩溃,我也在其中,那些说还债天经地义的人应该不是创业者吧,在疫情前我们承担了所有天灾人祸的责任,而还债天经地义,银行与融资机构难道就可以致身事处吗?大家都是公司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而在疫情之下有行业企业受到的影响不是用初心预测到的,借钱时谁会想到不还?!更多的想着如何通过周转把钱赚回来,而疫情让多少人无力回天无能为力无可奈可!当一个人进入绝望并看不到希望又得不到社会与身边的人的理解时,死亡确实是最快的解决方案却是最无能与愚蠢的行为佛陀说修行忍辱是最大的功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只要热爱生活,一切都会在意料之中……
你2021年的年收入是多少?
妹妹又发信息问我什么时候买房,
关于买房,我不是不愿意买,
实在是房价太贵买不起。
坐标山东三线城市,看中的房价均价在一万五左右,还没有看好的学区房。结婚有孩子了,好歹得买个最少两居室,算 100平,就是150万。首付20%就得30多万,剩下的120万分20年供,我们没有公积金,只能商业贷,月供就得接近一万块。
买房子,想想就愁人。首付凑起来都是麻烦,我家虽然只有我和妹妹两个女孩,父母不用操心买房,我上学到本科,老妹上到研究生,花了不知道多少钱,我和妹妹就差两岁,学校说要什么钱几乎都一起要。上学的时候交不起学费的时候,父母也给亲戚借过钱,父母就是农民能供起我们上学已经不容易了,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赞助我们买房。
人家说铁公鸡一毛不拔,老公家是不锈钢的公鸡,铁公鸡还生锈掉点铁锈,老公家连铁锈都不掉。结婚不出钱,买房不出去,孩子一次也不来给看。钱不出,力不出的。不知道自己当初图个啥。
再谈谈我俩的工资:我是个人公司会计,没有休班,请假一天都要扣工资,一个月最多拿到五千多块钱,全年工资总共就5万多,老公也是会计工资和我差不多,去年由于他主动带头开了一个线上店铺帮公司卖货,一年到头能拿到10万块钱。两个人加起来去年2021年收入有15万左右,假如一年花去五万,3年才能凑齐首付。前提是房价不要再上涨了,前提是房价不要再上涨了,前提是房价不要再上涨了(重要的事情说了三遍,真心不盼着房子涨价)。
买上房孩子才能有学上,现在要上幼儿园,还没有硬性要求,等要上小学没有房子。只能送回老家上学了。
可是家里实际的开支又有多少呢?
看看家里的开支:小孩和大人保险一年稳定支出一万五,儿子要上幼儿园,基本上一年也得两万左右,生活费一个月两千左右按低的算的,又是三万块,亲朋好友同学人情往来。一年按一万算,这些加起来就是7万多,租房子一年2万块,加起来就是9万块,杂七杂八的物业费,手机费,买衣服,暖气费等等,一年按一万算真的是不多多,加起来就是10万块。
不能生病,不能请假,才能守得住收入。
年底可能还有个三四万的剩余,买房愁啊。
开支已经在那里,不能节流,能做的只能是开源。2022年已经开始,开弓没有回头箭,必要努力向前。多赚钱,我争取多考个会计证书跳槽到待遇好点的单位,至少能有公积金的。老公努力干线上店铺,争取多拿点提成。
亲爱的友友们,2022年,一起加油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