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神器装备进化书,有哪些冷知识比较有趣

远古神器装备进化书,有哪些冷知识比较有趣?
1、你可以只用手知道一个角度的度数。
DNF中自制史诗武器有什么比较快捷的办法吗?
对于脸黑的玩家来说,DNF的自制史诗武器的属性确实是不错,但是大家都知道自制武器的周期比较长,究竟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少制作周期呢?
首先我们来看下催化剂总共有5种类型,普通催化剂:可以用750个无色小晶体或者下级元素结晶也可以;中级催化剂:可以使用50个升级材料钢铁片、高级布片等等;上级催化剂:用75-85的神器+神器狗眼;特殊催化剂:用85的远古传说武器就可以;最上级催化剂:使用一个次元光辉加一个传说狗眼。
总共可以有这么三种组合,当然最好的就是第三个组合,因为制作使用催化剂的时候,可能会有暴击的可能,所以制作的周期没有固定的时间。但是有了冒险团的支持,可能制作周期还可以缩短大概一周的时间,在冒险团的商店里可以通过荣耀结晶,进行史诗制作器冷却的购买,使用后可以额外增加一次制作的次数。
也就是说原本大概7周的时间,可以缩短到6周就能做出来,使用史诗制作器冷却后,一周是可以加工8次。一周使用的材料购买金币大概在450万左右,那么6周的时间算下来就是2700万左右,就是说一把自制的史诗武器只需要6周时间和2700万金币。
你们做出了几把自制史诗武器?比常规史诗武器好吗?人鱼守护怎么进化塞壬?
1 进化塞壬需要在人鱼守护游戏中拥有相应的道具和资源,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2 进化塞壬的具体步骤是在培育基地中选择要进化的塞壬,并花费相应的道具和资源进行进化。3 进化塞壬可以提高其属性和能力,使其在游戏中更加强大,更有竞争力。补充说明:根据游戏设定,在游戏中除了进行培育和进化,还可以进行各种任务和活动获取道具和资源,提高塞壬的进化能力。同时,玩家也可以通过购买游戏内的虚拟货币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道具,加速游戏进程。
轩辕公子及手下十殿阎罗的小说?
《轩辕公子》是一部充满玄幻色彩的小说,讲述了轩辕家族的少主轩辕凌穆在诸多势力争斗的世界中,以自己的力量和智慧,统领白露国,保护家族光辉,成为一代英雄豪杰的故事。在小说中,轩辕凌穆的手下十殿阎罗是一群实力强大、忠诚勇猛的战士,在关键时刻给了轩辕凌穆极大的帮助。故事中,轩辕凌穆和十殿阎罗们面临着种种挑战和险境,但他们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使命,最终取得了胜利。这部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不仅因为它的玄幻奇幻色彩,更因为故事中人物的顽强拼搏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读者心中激起共鸣。
有哪些非常冷门的冷知识?
新四军副军长项英被暗杀真相:
1940年末,蒋介石调集52师唐云山,108师戎纪五,79师段茂林,144师范子英,40师詹忠言,7师田忠毅,10师王劲修等7万余人,交给顾祝同、上官云相指挥,于1941年1月4日对奉命北移的新四军突然分进合击,大举围攻,形成强大的包围圈,把新四军压迫到前面有大山、后面有大河的安徽省泾县茂林地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新四军九千名抗日将士,在叶挺军长的指挥下,临危不惧,英勇奋战。在地形不熟、连日大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浴血奋战七昼夜,歼灭了大量敌人。但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未能突出重围,迭遭挫折。
1月13日,新四军所守之石井坑各阵地均被敌军突破。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决定分散突围。在部队掩护下,项英及副参谋长周子昆带着警卫人员李德和、夏冬青、黄诚等突出第一道包围,来到大康王一带荆棘丛中隐藏待机。14日傍晚,项英等人遇上了突围出来的军部副官刘厚总,便让他跟着一起走。19日晚项英和周子昆率领大家离开了大康王,向南转移,三、四天后来到铜山北面的罗丝坑,在这里与作战科长李志高,侦察科长谢忠良等同志会合,又经铜山水岭转移到濂坑。途中,周子昆不慎落水,全身湿透。烤衣服时,刘厚总发现他身上带有黄金、银元。
当时敌人搜山很紧,把山里的群众都集中到茂林、铜山、南容的大村庄去住,企图割断新四军与群众的联系。项英他们找不到粮食,只搞到一些大枣,每天就靠一把红枣充饥。在罗丝坑隐蔽了二十来天,项英等人又和军部的一些同志转移到丕岭下面,在里潭仓附近的深山老林里隐蔽了一段时间。
这时,警卫员郑德胜与教导队工兵连长刘奎相遇。经刘奎努力,找到了地下党,又联系上军部直属政治处的杨汉林,军需处罗湘涛等。濂坑的石牛沟村地下党员姜其贵告诉刘奎,他们村后的赤坑山上有个蜜蜂洞,十分隐蔽,可住三、四个人。为了慎重起见,项英派李志高、刘奎等去侦察一次,他们回来向项英作了详细汇报,赤坑山那里地处两县交界,地势很好,山势绵延峻峭,四周树木丛生,鸟道羊肠,都是大山,翻过去就是旌德县。项英听完报告,就决定搬到蜜蜂洞去。蜜蜂洞位于赤坑山半腰,进洞时要攀住凸起的石头或树枝才能上去。
蜜蜂洞呈椭圆形,长6米多,宽4米,最高处1米80厘米,最低处不到1米。洞口朝西,门高两米,宽1米90厘米。项英、周子昆、黄诚、刘厚总就隐蔽在这个涧中。由于洞小,夏冬青同志白天在洞口警卫,晚上回到半山腰的一个草棚睡觉。郑德胜、李德和、何枝生、张益平、王本厚、陈阿进、谢忠良等十名同志住在山下一个大岩石边上的草棚中,谢忠良是这里的负责人,其任务是警戒、侦察、找吃的。
住进了蜜蜂洞的项英非常高兴,兴致勃勃地对同志们谈论发展队伍的情况,并且一直筹划突围渡江的问题。项英曾派郑德胜、张益平、何枝生渡江侦察,研究转移的路线。他们又通过地下党买了布匹,每人做了一套便衣,又紧张地筹集干粮。
3月23日夜,大家按项英的部署忙碌着。刘奎、郑德胜、何枝生、张益平将在天亮前把水岭的粮食挑回来,刘厚总、李德和将下山与地方党联系转移后的有关事宜。
这天晚上,项英和周子昆的心情比以往轻松许多,他俩边下棋边谈心:“只要不死,总会突围出去的。”“这次我们吃了很大的亏,总有一天要把这笔帐算回来……”夜深了,警卫员黄诚说:“首长睡觉吧,天很晚了。”不一会儿大伙都睡下了。从里到外的顺序是黄诚、周子昆、项英、刘厚总。就在凌晨三点,刘厚总乘项英、周子昆、黄诚熟睡之际,为了向国民党邀功请赏,向项、周、黄连发数枪,他们躺在血泊之中。刘厚总行凶后,带上项、周的黄金、白银、钢笔、表以及他们三个人的手枪走下山来,仍按头一天的安排,黎明前下山邀警卫排长李德和去执行任务。
凌晨4点钟,刘奎、郑德胜一行挑粮食回来了,正在石窝地下党员姜其贵家烤衣服。刘厚总身穿深蓝色长袍和李德和走进屋来,刘厚总掏出小刀牌香烟给他们抽,每人一支,郑德胜想:“这种烟只有首长抽,他怎么有呢?”就问他:“你从哪搞来的烟?”刘厚总说:“管他哪搞来的,你抽就是了!”这时李德和插一句:“听见打枪没有?”郑德胜说:“没有!”刘厚总打岔道:“天快亮了,我们走吧。”说完拉着李德和就走。郑德胜知道他们有任务,也就催他们快点走。
刘厚总和李德和走了大约有半个小时,来到一个岔路口,听到狗叫。刘对李说:“前面有情况,你等着,我去看看。”说完就丢下李德和慌慌张张地走了。而且越走越快,李见他不回来,就喊他等一下,他不理,反而跑得更快,惊慌地朝敌军驻地跑去。李德和见此情景,又联想到刚才听到的枪声,估计军首长安全出了问题,便转折回,要郑德胜他们赶快下山。
李德和等几个跑到赤坑山半山腰的草棚里叫醒谢忠良等同志,又一起跑到蜜蜂洞。果然出事了,只见项英、周子昆、黄诚倒在血泊中。项英同志侧躺着,头南脚北,子弹是从太阳穴打进去的,中了两枪,已经断气了。周子昆同志仰面朝天,头北脚南,胸部中弹,心脏停止了跳动。黄诚同志中了三枪,一枪穿透右臂,一枪擦伤左臂,一枪打中后脖子,弹头仍留在肉里。大家见到他时,他已醒过来,爬到洞口,一边哭一边说:“刘厚总叛变了,首长完了,我没保护好首长。”大家检查洞里的东西时,洞里还剩一盏油灯,半截蜡烛和一些象棋子。项英、黄诚的手枪没有了。项英、周子昆带的经费(黄金 8 两 5 钱、法币二万多元、还有一些银元)项英的金怀表、派克自来水笔都被刘厚总拿走了。
谢忠良和大家商量,觉得这样呆下去不是办法,刘厚总要是投敌,一定会把敌人引来,要赶快撤离。在地下党的协助下,用两条毛毯将项英、周子昆的遗体裹好,掩埋在蜜蜂洞西边的一块石崖下。为了辨认,项英的遗体埋在石崖的右边,与石崖呈垂直状态。周子昆遗体埋在石崖的左边,头北脚南,与石崖呈平行状态。
项英被害时年仅 43 岁,生前任中共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解放后,根据刘伯承同志的指示,项英、周子昆的遗体移葬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在那里为项英和周子昆修建了烈士墓。
杀害项英、周子昆二烈士的叛徒刘厚总,满以为投到国民党那里会论功请赏,没想到国民党并不信任他,把他投进了监狱,在监狱中他身患重疾,神经错乱,下场可耻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