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幸运上上签,12月30日星期三股市怎么走

cf幸运上上签,12月30日星期三股市怎么走?
看指数炒股的时代早已经终结,传统的牛市没了。职业16年的老手红哥凭借多年股海鏖战的经验,最近总是喃喃自语!因为大多人不在乎,只还自语!
当然我们大方向需要把握,但看到一些分析总是天天分析沪指分析居然精确到个位数上,某位置压力某数字支撑,说的人一脸神秘,一些听众认真听讲,不知道真到了没,(红哥真一天不注意这个)其实到打开自己账户一看十有八九操作上无法参考。
我们来看沪指,在今年7月高点,再到低点,其实一直是在3400--3200上下偏差200点来震荡,到目前没有改变,既没上破,也没下破,一个中规中矩的箱体震荡。如果吧沪指看一只个股,其实再这个范围去预测一天的上跌压力支撑,问题是我们不买指数!
其实这半年箱体成都会蒙对,因为他本身就走的规矩,但个股呢?真理都在实践者手里,16年的经验老手举例说明.
先说中长,就算是最近调整偏大的集成电路龙头个股代表北京君正无论你在之前3-5年沪指任何地方去买进,哪怕是上个3400点买进,如果持股到今天到目前依然是5倍上的盈利.
再说到最近强势贵州茅台等,你在最近3-5年指数任何高点追进,拿至今天也是数倍之上.这样的个股占比2-3成。也就是说中长期持有2-3成个股和指数是绝对的背离,
那么短期呢?我们看到自7月13日指数见高点,期间反复上下但有数次到3400上,到今天沪指3379跌幅并不大,前天文章有分析,我们看到是事实是,再7月中旬后截止周一来跌幅超过30%的个股超过2600多家,跌幅超过50%的个股超过1400多家。昨天指数翻红,但有3700加个股市下跌的还有不少是大跌状态。
我们今天再次看到,沪指下跌0.54%-18.25个指数点,但大跌个股也不再少数.跌8%包括跌停的达到120家之多,跌幅榜我们看到多是最近的强势,光伏,农业,包括部分白酒,
我们再看看涨停板。涨停8%包括涨停的达80家.就是说指数微跌,大跌大涨个股都不在少数。总体上,沪市个股涨跌参半。创业板上涨家数对于下跌,而这一指数还跌幅达1.05%29.81个指数点.
红哥最近一直提示,指数我们不多关注,基于大部分个股好跌,红哥就看板块和个股的反弹。尤其看好5G板块的反弹,建议逢低去布局买进。并提示回避短期牛板块,我们看到今天大涨个股多数来自5G板块,说的好不如做的好,老手红哥怎么说就会怎么做。
基本操作就是在最近逢低去买进超跌5G板块。而拉起大涨了做些减仓。就是说在比较冷的时间去买进冷的行业,红哥认为这样的操作才是以后盈利之道,而非指数一天的涨跌。
关注职业老手红哥,我们一起股海冲浪。
对于爱玩游戏的人你们怎么看?
对于游戏玩家来说,他们有工作,有目标,有课业,有家庭,有承诺,有他们关心的现实生活。不过,他们还是愿意全身心的花大量的时间投入到游戏当中,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现实世界里,他们找不到像游戏里那种时时刻刻保持专注和投入的地方、他们找不到像游戏里那种英勇无敌的目标感、他们找不到像游戏里取得成就后的振奋感,游戏玩家感觉现实是破碎的。就我自己而言,我没玩过相对高端的大型游戏,比如说魔兽世界,但我玩过像火炬之光、DOTA、三国群英传7、极品飞车9这类经典的游戏,我对这几款游戏可以说是情有独钟,它们都很优秀,但玩起来一点也不轻松。比如说DOTA,每次我都期待着自己能够拯救团队,喜欢“first blood”、“double kill”、“triple kill”带给我振奋人心的快感,但游戏毕竟是游戏,它是很有难度的。打10把能有一把成为MVP就算是很不错的表现了,可要打十把DOTA,至少要5个小时,在电脑面前就这样一直聚精会神的坐5个小时,不仅仅是个体力活,还是脑力活,所以打游戏是特别艰苦的工作,但正是这种艰苦,点燃了我头脑中的那根快乐雷管。
我最近一两个月不怎么玩游戏了,因为没有时间,我要读书写作、要准备书稿、要经营订阅号、还要带孩子,在应对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也能像打游戏那样时刻保持专注和投入,当我完成一个小目标后也能体会到成就感,所以我不再需要游戏来填满那些无聊空白的时间,但这周我读的这本关于游戏的书——《游戏改变世界》,还是值得我去反思和总结的。
这本书告诉我,游戏有四大决定性特征,我简直佩服极了。
1.目标,吸引玩家的注意力,不断调整他们的参与度。你知道最牛掰的目标是什么吗——佛陀的“普渡众生”,他要拯救每一个人的灵魂。
2.规则,对玩家如何达成目标作出限制,这种限制可以推动玩家探索此前未知的可能空间。你应该知道“韩都衣舍”,做得很大很大的一家淘宝店。韩都衣舍的老板就制定了这么一个规则,他给每个小组(3个人)10万期初资金,小组拿这些钱去进货然后开始卖,假如这个小组这次的销售额是20万,那么他们下次就有200.7=14万块钱去进货,老板拿走200.3=6万块钱的抽成;假如小组这次的销售额是7万,那么他们下次就只有70.7=4.9万块钱去进货,老板同样会拿走70.3=2.1万块钱的抽成。这个规则会给每个小组无限的可能,只要你做的好,你就挣得越多,相反,小组就要解散。
3.反馈系统,告诉玩家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就像打篮球时的技术统计,你得了多少分,犯了几次规,体力槽还剩多少,教练一清二楚,所以他懂得怎么掌控全局。
4.自愿参与,所有游戏玩家都不是被强迫进去的,完全出于自愿。玩家心甘情愿投钱买装备,花时间积攒经验值,而游戏本身还会劝玩家“不要长时间沉迷于游戏!”就像我做“沉默王二”订阅号一样,也是完全出于自愿,付出多少时间都不觉得麻烦。
正是这四大特征,促使游戏玩家自愿尝试克服种种不必要的障碍。对于那些不玩游戏的人来说,完全不能理解游戏玩家打游戏的动机,认为他们是在浪费生命,玩游戏没有一点意思。但我有一句话要说——“玩的对立面不是工作,而是抑郁。”尽管这句话并非我的原创,但这句话的的确确触动了我,因为上帝又带走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歌手——林肯公园的主唱查斯特·贝宁顿,上吊自杀的,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下面这几首歌你一定不会陌生。
我不想去弄清楚他为什么要自杀,因为每个真相的背后都一段让人唏嘘的故事。如果,假如说有如果,查斯特·贝宁顿在他最难过抑郁的时间里爱上了一款游戏,而玩游戏很有可能会扭转他这种糟糕的情绪,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该多好啊,因为“游戏能让玩家保持一种不懈的乐观态度。”
不过话说回来,玩游戏可能就像抽烟一样,玩多了会上瘾。在我看来,这是因为游戏设计者太过功利了,他们没有设计出一款真正的游戏——让玩家在不玩的时候仍能感受到幸福的游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玩家在游戏和现实生活中找到恰当的平衡。也许你会觉得我在痴人说梦,但幸运的是,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游戏设计者也在逐渐往这方面努力。
我之前介绍过一本书《幸福的方法》,它告诉我们“幸福就是去实现有意义的目标。”游戏,显然就有这种功效,它让我们经常沉浸在自我奖励的艰苦工作中,让我们更频繁的感受到幸福。
以前,游戏不会给我们报酬,不会提升我们的事业,也不会帮助我们积攒奢侈品,但现在真的不同了。在我还玩DOTA的时候,DOTA2已经非常火了,每年的奖金池都在逐步刷新纪录,今年的TI7奖金池已经超过了2100万美金,哇,好想成为一名职业的电子竞技选手啊!
与现实相比,游戏能够让我们得到更满意的工作。我老婆对我玩游戏可以说得上是深恶痛绝,只要发现我在玩游戏,她就开始对我不停的唠叨,这种唠叨完全打散了我在游戏当中才能体会到的乐趣,于是我就不得不放弃游戏回到现实的生活当中。而我对现实中的工作并不怎么满意,冷冷清清的办公室,除了我就是我的老板——一个老头子,他还经常出差,我虽然不讨厌独处,但缺少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作还是令人感到孤独的。
与现实相比,游戏还能带给我们更有把握的成功。不就是个“俄罗斯方块”嘛,只要我不主动挑战自己,认认真真的对待每一次落下的方块,我就很容易得到很高的分数,这种轻而易举的成功让我觉得自己就是个游戏天才。
与现实相比,游戏有更宏大的意义。比如说我每次玩“三国群英传7”的时候,我都觉得是我在统一三国,而不是刘备。没有什么比这个更有意义了,不是吗?假如给我一台时光穿梭机,没准回到三国的我真能像游戏当中一样,打败曹操,打败孙权。
与现实相比,游戏真的有太多的魅力。读《游戏改变世界》这本书的时候,我也一直在思考,我也要设计一款让大家自愿投入精力的游戏,从而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沉默王二”公众号,提高我们的影响力,所以我仔细的想了以下的内容:
目标:倡导更多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说朗读、写作、绘画和书法,其实每个人都有着不平凡的才华,只是工作太忙了,生活太累了,让我们忽略了自己的优秀,那么我们沉默王二公众号就是希望通过努力来证明我们自身的价值。
规则:原创文章获得的所有打赏,到账后会红包发给作者。
反馈系统:对订阅号有建议的朋友希望多多留言哦,我们会持续改进。
自愿参与:如果我们的文章能够和你产生共鸣,那么请毫不犹豫的关注我们吧,我们是那星星之火。
这是游戏带给我关于“沉默王二”公众号的思考,那么,游戏之于现实的意义呢?
上上周,我们给孩子报了一个“金宝贝”的早教班,一万三千多的学费,对于我们这个收入阶层的家庭来说,还是挺贵的。在我看来,孩子上课其实学习不到什么新鲜的知识,那些年纪轻轻的老师咬着一口我都不怎么能听得懂的英语,对于孩子来说,恐怕也听不懂多少,但我认为交这样的学费还是值得的——孩子能够学会做不同类型的游戏,而做游戏本身需要孩子和家长的齐心协力,也需要孩子之间的相互帮助以及分享谦让,这些不仅仅能够锻炼孩子的合作能力,还能够让她感受到快乐,因为他们在不断的完成每一个小目标,即使是一个上或者下的动作。
游戏,已经成为互联时代的重要趋势,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它,从而让现实变得更美好。
人过中年?
曾几何时,风华正茂的年轻后生,满怀青春的梦想,去奋斗、去拼搏、去创造,去闯荡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光阴荏苒,年轻人不再年轻,成了家庭的中流砥柱,成了单位里的老同志。中年人如何人生续航、焕发第二春,这是一门学问。
一、平和心态最有益人到中年,犹如午时太阳,虽然缺少了早晨的红颜,但却把最多的光热洒向大地。纵是少了些许的激情,但却平和朴素,持久恒远。要注重心态的调整和转变,在工作态度上,由“事业”向“职业”转变。年轻人是应该充满事业心的,我们都曾年轻过,都曾怀有干事创业的雄心壮志,多年的辛勤工作和取得的业绩也说明了这点,然而作为老员工,也已经习惯把工作作为了职业。
1. 重新认识职业。
什么是职业?我理解就是自身甚至全家的饭碗和脸面,好好对待自己的职业,必定就是保住饭碗、保全脸面,所以,提倡敬业爱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讲求职业道德,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我认为,作为老员工,抛开事业谈职业,不但不是一种消极,反而是更现实、更实际、更真实的态度和精神。不同程度上,由冲锋在前变成了压阵殿后,由探索、实验、开拓,变成了放手、指导、扶持,由争先创优、再上杆头变为愿当路石、甘为人梯,这其实更多的蕴含了对职业的敬畏和尊重。在岗位职务已经基本定型的当下,能给新手几条经验,能让本职工作不出纰漏,能在身边的一片杂乱中稳住阵脚,正确看待得失,明鉴是非,宠辱不惊,这就是工作中的平和心态;在生活态度上,由“时尚”向“实际”转变。
2.抛开纷纷扰扰。
无论职场、官场还是商场,现代人都会感到铺天盖地的压力。人生在世几十载,大好的年华和全部身心几乎用于经营好一段感情和打理好一份事业。一心想赢,情场不输人,职场不输阵,成为许许多多人的梦想。但有的人富足,有的人身居高位,也有的人始终人生留有缺憾。事实上,作为中年员工,大多事业上小有成就,家庭稳定,绝大多数人向上攀升再难有大的进展。身处这个时代,大千世界,抛开红尘中的纷纷扰扰,找到另一种生活,值得人们用一生去体悟,是人们必修的重要内容。
3.不要把赶路当成唯一目的。
不管你是否是“好命男女”,都用不着一根筋到底。人没有天生的优势,对于你没有重视的那部分,积聚能量,让优势发挥到极限,帮你赢得生活。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和活法,我们应该从态度转身开始。很多人到了40多岁,事业平平,没有大的建树,升迁似乎也无望,有种“做到头”的绝望。其实大可不必。之所以产生“做到头”的感觉,是因为把人生理解得太单一,比如认为只有挣大钱或位居高职的人生才有意思。一旦发现这种希望比较渺茫,就容易产生倦怠感。实际上,人生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可以发掘的地方很多,并不只限于钱和权。我认识的很多人到了中年,开始读书、学习摄影,或者交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做让自己开心的事,跟自己喜欢的人交往,这样就能体会到人生的精彩。人生是没有头的,千万不要把赶路当成唯一的目的,忽略了路边的风景。
二、健康人生幸福多1.不要透支生命。
“事业狂”是人生的普通模式和僵化模式,永远无法禁止重复上演。重蹈覆辙,前赴后继是一种悲剧。是不是从现在开启一种新的模式?我们要做一个主动的人。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人热衷于玩命工作和疯狂娱乐,忽视现实生活中健身、锻炼、保养,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酗酒、抽烟、熬夜、饮食不当,长此以往,不仅亚健康或不健康,并且丧失了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有的未老先衰,早早地老气横秋,也有的英年早逝,留下遗憾和惋惜。关注一下媒体,有多少人应为透支健康而英年早逝。
2.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要成为生活中的高手,人生才不缺项。要振作起来,心存乐观,主动地做一些情场和职场外的事情。在这些方面,花费时间,投入精力,用尽心思,才能掌握快乐的钥匙,笑对人生,要成为造梦的主人。学习别人的态度,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能埋怨,首先要突破自己,用努力去争取梦想的实现。要勤锻炼、善修身,多学习、多读书,用健康方式和学识追求来丰富自己的人生。舞蹈家杨丽萍,在春晚舞台上表演的舞蹈《雀之恋》,被媒体称为“美得令人窒息”,“不老的杨丽萍”,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这是一种榜样。即使不是这样,也应该摆脱执拗与固执,代之善解与好学,千万不能在中年还成为“姜还树生”或者别人眼中“夏虫不可语冰”的人。
3.成为有追求、不纠结的人 。
人生在许多事情上要争气,但不要为此纠结,顺其自然,以此为乐。正儿八经地把健身、保养、心态当回事,用心地把握生活,努力看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生活处处是美景”,立刻行动,开发自我潜能,在这方面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华,绝不能动动嘴,只说不做,浪费生命。愚蠢的人只会自己生气,自我纠结。心态年轻不显“老”,让人越来越年轻的妙招多的是,看你是否能够掌握和运用自如。为什么有人笑口常开,为什么有人为年龄纠结,他们的差别在哪里?真相永远在你没有重视的那部分。优势取决于是否执着,是否有毅力。最重要一点,工作快乐建造在你的健康之上,全家的平安快乐,建造你的健康和工作之上。
三、家人真的很重要中年是个特殊的人生阶段,尤其是对家庭而言,是儿子,又是父母,老人年事已高,子女要求学、要就业、要成家……工作上,好多事情不是离了你不行,你不是不可替代的,而对于家庭,你却是不可或缺的主心骨、顶梁柱,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权利、名誉、地位、金钱固然重要,但都比不上家人重要。想想我们的父母起早摸黑地工作,为了什么?他们是为了我们将来有更好的生活。当我们为权利、名誉、地位、金钱而奔波时,请想想家人吧。人生匆匆,有时间多打打电话回家,有时间多回家看看父母,少一些加班借口,少一些无谓的应酬,多陪陪孩子和爱人。很多时候,家人往往缺少的并不是你给予的物质、地位和金钱。很难想象,一个不忠于爱人、不重视家庭的人,会忠于自己的职守、热爱自己的事业。
四、良好沟通易和谐少交流易生矛盾 多沟通更促和谐。
1.首先是家人之间的沟通。
良好的沟通有利于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沟通是了解家人心理的最有效方式,可往往我们忽略了这点。比如对子女吧,有一些家长总是习惯把自己的“命令、指挥、责骂、批评”看做与孩子的沟通。实际上,这些也是一种沟通方式,只不过是消极的沟通。孩子长期生活在这种消极沟通模式下,往往会关闭自己的心灵,甚至会对父母产生敌意。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说过:“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首先要以爱心和热情去努力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要鼓励和赏识他们,而不是一味的用责备和打击逼迫他们去听话,因为在威逼和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只能变成怯懦和虚伪的人。”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家人的需求,用对的方式、看准时机进行沟通,要以平等、尊重的心态沟通,要注意良好的肢体语言,不要忽视倾听家人的诉说,总之,良好的沟通方式,会使亲情关系更加和谐。
2.其次是与同事沟通。
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促进良好的合作,建立美好的友谊。应该说,“和谐办公室”是帮助我们完善与同事的沟通,建立自己的好人缘的课程。要特别把握好与同事做工作上的沟通的基本步骤,即:准备好了才沟通,要注意沟通的场合,高效地阐述观点,理智地处理异议,努力达成共识共实施,当然,还要了解一些沟通技巧和注意事项。再就是与客户的沟通。不但要讲主动、讲技巧、讲方式,更应该讲将心比心,讲换位思考,这样才能拉近距离,建立互信,完成对自身与我行产品的推介,实现共赢。当然,与朋友、与领导也必须重视沟通,完美沟通,为你的“得道多助”赢取选票。
五、敬业奉献最快乐1.人到中年是一种心理状态,奋斗没有终点。
人们通常把40岁作为“人到中年”的标志。英国一项最新调查则显示,对如今的英国人而言,人到中年始自55岁,70岁才算步入老年。英国在线学习网站“爱学习”对数千名50岁以上英国人的调查显示,随着人口老龄化,中年开始的年龄也在不断推迟。事实上,关键在于对待工作与生活的态度,人到中年应该是一种心理状态,而不是靠划出一条线标出起始时间。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约翰·克雷文现年76岁。他说:“仅仅一代人以前,许多人在60岁时就很显老。如今,大多数中年或年纪再大些的人在心态上更年轻,一切源自拥有积极的心态。”
2.中年人拥有年轻人无法比拟的优势。
中年人比年轻人更自信、经历更丰富,也更不担心犯错,甚至对学习新东西兴趣更浓厚,更希望跟上时代。不妨想一想,对比一下,我们是有很多优势的。在沟通方面,我们拥有更加主动的沟通意识和有效的掌握沟通的方法技巧,在执行力方面,更具有积极的执行精神和心态,掌握高效执行的工作方法,在团队协作方面,更具备大局观念和了解如何协作,从而更能够在提升自我绩效的同时,促进团队绩效的提高。所以,我们应该敢于说:“我能行!”。中年人,是碌碌无为混日子,还是不断充电、用好优势做实事,这是一个期待我们认真解读、回答的问题。为什么工作,怎样去工作,工作给了我们什么,我想,我们都应该明白,那就是追求“幸福生活,快乐工作”!
生命如船,事业是支撑人生风帆的桅杆,桅杆要坚实高大,才能扬起风帆,乘风破浪,驶向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