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行日志,学者招募顺序

CF排位号 121

航行日志,学者招募顺序?

学者B等级20知识总计278可挖掘获得学者A招募宝物,

学者B等级37知识可挖掘大部分欧洲遗迹

航行日志,学者招募顺序

冒险满44000直接去扬州府招募学者S郎瑛

学者B 500冒险声望(普利茅斯)邓恩、(不莱梅)多纳特罗

学者A(但泽)比其尔 8000冒险、圣王路易九世的铠甲(土耳其北岸)320知识

学者S (阿尔金)哥白尼 38000冒险,绿松石的护身符(不列颠北部岛屿)80威尼斯友好

学者S(扬马延)达芬奇,40000冒险,雪花石的花瓶(波罗的海北岸),80%威尼斯友好

学者S(贝鲁特)牛顿,42000冒险,阿斯马代的宝玉(土耳其西岸),80%英格兰友好

学者S(特鲁希略)瑞维,女,45000冒险,80%威尼斯友好,好感度2400,地质勘探,挖掘省疲劳值

学者S(扬州府)郎瑛 44000冒险

为什么航海日记上写着是1522年9月6日?

因为他自东向西绕地球一周,每天都比正常时间少一两分钟,最终比在当地少过了一天,如向东他就会多过一天,这就是设立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原因。

船舶车钟记录簿正确记录方法?

1.备车时核对时钟,是指在备车前核对驾驶台和机舱的船钟,要求驾驶台和机舱的船钟保持一致,误差要求不大于1秒,以保证记录车钟记录的一致性。

2.对车钟是核对驾驶台和机舱车钟传讯器,驾驶台给出指令,机舱回复指令,逐一核对,确保每一指令均能有效下达和恢复。

3.核对的详细程序一般是驾驶台首先核对船钟,然后驾驶台和机舱通过直通电话核对调整机舱船钟。船钟核对完成后,保持通话状态,通过车钟下达指令,并在电话中复述。机舱核对语音指令和车钟指令的一致性后,复述指令并用车钟回复指令,逐一测试备车,完车,前进1/2/3/4/FULLAHEAD,后退1/2/3/4/FULLAST.实验无误后记录航海日志和轮机日志,之后进入备车程序,依次准备启动运转等各种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完成后,是试车,主机STAND-BY.

4.具体什么时间核对船钟和车钟,一般由船长决定。但法律法规也有要求,美国要求到达水域前12小时,中国要求离港前2小时,到港前2小时。

鹦鹉螺号航行日记简短?

鹦鹉螺号在太平洋西岸海域进行海底狩猎,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与澳大利亚之间的托雷搁浅了,教授等三人在一座荒岛上游玩,后来遭遇土著人袭击,然后还好能安全离开,接着到了锡兰参观海底采珠场,救了遭遇鲨鱼袭击的采珠印度人,接着进入红海,又到了地中海,又在大西洋海域搜寻西班牙货船的宝藏、参观亚特兰蒂斯的海底遗址,后来又在一座小岛上开采煤矿,接着又潜入深海,探寻大海的深度,然后又向南极进发,突破冰山与冰层,抵达南极点,后来又遭遇章鱼袭击,一名船员牺牲,紧接着,尼摩船长率领船员们击沉了一艘不明国籍的战舰,最终,在准备逃跑时遭遇漩涡,不过最终仍然顺利逃脱了,重返家乡。

麦哲伦是怎么解决环球航行中的淡水问题的?

作为一名全球远洋船员,不仅和麦哲伦是同行,麦哲伦同样是我们航海界的前辈。茫茫大海,即便是今天,我们全球海员的淡水问题依旧很棘手,可见五百多年前麦哲伦是多么的伟大,我上大学期间,曾经专门研究过麦哲伦在环球航行中如何解决淡水问题的?因此对这个问题有着非常全面的了解。

从麦哲伦全球航行到现在我们远洋船员,经过多少代人的实践,深海航行的淡水问题才有了很大的跨越,但是截止到目前依旧存在很大的弊端。在回答麦哲伦如何解决淡水之前,我先给大家讲述一下现如今我们船员的淡水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毕竟现在解决淡水的方式都是那个年代的实际经验积累下来的。

首先: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我们每条船上基本上都有“海水淡化”技术,茫茫大海最不缺的就是海水,只要我们船舶还有动力,自然淡水就会源源不断。但是实际生活中,很少有船员去饮用这种被淡化出来的海水,我们都称之为“软化水”,长期饮用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损害。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掉头发”。所以虽然海水淡化技术很成熟,但并不能真正解决船员的生活用水。很多人会问“既然淡化出来的淡水不能喝,为什么还要研发这项技术并在海轮上运用呢”?实际上被淡化出来的水虽然不能饮用但是它能满足船员的其他淡水需求,比如洗澡,洗衣服,冲马桶等。毕竟我们船员一上船至少就是八个月的时间,对淡水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不过淡化出来的水源在我们船上还有一个名称,那就是“救命水”,紧急情况下,喝上一段时间还是问题不大的,至少能够保住性命。

其次:由于我们对地球有了非常充分的了解,目前的远洋航行都是有目的性的,每一个航次的目的港是哪?需要多少天的航行时间?大概需要多少淡水等,都是提前写入航海计划里面的。这也大大方便了解决淡水问题,目前所有的海轮上都设计有一个大型的淡水舱,船舶靠港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加注淡水,并且船上有专门的人员每天去测量淡水的使用量,由于按照航次计划加注的淡水,一般情况下深海里面淡水还是比较充足的。但是由于淡水舱长时间的不清理,再加上船舶的摇晃,天气的炎热,水质很容易变坏,船舶靠港储存的淡水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之后也是不健康的,目前船员也很少有人直接饮用,毕竟会承担拉肚子的风险。那么淡水舱里面的淡水最后都用在什么地方了呢?一般情况下都被厨房使用了,比如做饭,洗碗等。因为做饭过程中,淡水必须要加热,相对还是比较安全的。

最后:也许很多人好奇,船员在深海里面直接喝的淡水从哪来呢?其实一直就是我们自己解决的。上过船的朋友也许都会发现,基本上每个船员房间里面都会有很多成箱的矿泉水,其实都是我们在靠港的时候自己购买的,留着平常在船上饮用。因为船舶靠港的时候都会联系供货商上物料,并且我们也会知道下个航次的计划,所以会根据航行的时间,结合自己每天的饮水量,让供货商帮忙上一些矿泉水。当然也有一些船员比较心疼钱,毕竟有些国家的矿泉水还是比较贵的,所以就自己采购了一个烧水壶,每天会去厨房接淡水舱里面的水,烧开之后再饮用,也是相对比较安全的。这就是目前我们远洋船员对于淡水的解决方案。

航海家麦哲伦全球航行时期,没有海水淡化技术,由于船舶比较小又比较落后,也没有淡水舱,那个年代更不会有真空包装的瓶装矿泉水,那么他是如何解决淡水问题的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述一下。

第一:麦哲伦团队全球航行了六万多公里,全程一共耗时了一千多天,这期间淡水的需求量有多大,可想而知。但是在出发之前,麦哲伦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和我们现代航海相似,麦哲伦也想到了提前存储的方式,于是在开航之前,他收集了很多大型的木桶放在每条船上,提前在岸上加注好淡水,并且派专门的人看管,淡水的每天的使用量都是有专门的人进行平均分配的,都是这也是麦哲伦团队主要的淡水来源。很多人也许好奇“历经了一千多天,这些淡水不会变质坏掉吗”?当然会,于是麦哲伦又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淡水桶里加入酒精或者橄榄油,让其漂浮在水面上方,起到隔绝空气的目的以延缓淡水的储存时间。

第二:出发时的麦哲伦团队一共有五条船,总计二百六十五人,这么一个浩浩荡荡的船队,如果依靠携带的淡水显然是不够的。根据史料记载,当时船队里因为淡水分配不均匀曾多次发生内部暴乱甚至打架斗殴。后来在航行的过程中,麦哲伦又想到了收集雨水,每当遭遇暴雨的时候,所有船员都会尽可能地拿出容器收集雨水,就连麦哲伦自己也会脱掉衣服,把有限的雨水用衣服吸收起来。但是下雨天毕竟有限,这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淡水问题依旧很棘手。因为麦哲伦团队的食物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捕捞的海鱼,无奈之下,麦哲伦命令宰杀海鱼的时候,把海鱼肚子里的粘液收集起来,掺合着淡水进行饮用,可见麦哲伦当时是多么的艰苦。

第三:麦哲伦团队全球航行结束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一条船和十八个人了,大多数人都丧生于深海之中了。史料上记载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一种奇怪的“坏血病”去世的,其实就是长期饮用不干净的淡水造成的。因为对淡水的需求一直没能解决,船上的哀声一片,四周都是茫茫大海,很多人都已经绝望了。所以在麦哲伦全球航行的其中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按照原计划航行,而是在寻找小岛,也确实登上了一座小岛,在荒岛上寻找低洼处的淡水池塘来补充自己船队的淡水。也就是从那一次之后,每次遇到荒岛,不管偏移航线多远,他们都会登岛补充淡水。就这样,一边走,一边寻找淡水,在无尽的折磨中,终于看到了陆地。

曾经在学术界因为麦哲伦解决淡水问题出现了很多争议,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导致麦哲伦的个人形象一直褒贬不一,具体怎么回事呢?我就给大家讲述一下。

首先:在学术界一直有一批学者认为麦哲伦是残暴的。为了解决淡水问题不惜杀害和自己一起出发的船员。因为曾经一段时间麦哲伦船队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船员由于分到水的数量不公平,内部产生了矛盾。毕竟人多,对于淡水的需求量比较大,在没有办法的时候,麦哲伦偷偷下达命令,对作用不大的船员进行残害,直接扔进大海,以此来减少对淡水的需求量。这也是为什么出发的时候有两百六十五人,回来的时候只有十八人的原因。并且返回来唯一的一条船上,装淡水的木桶明显增加了,因此部分学者有了这样的怀疑。

其次: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麦哲伦是残暴的,起源于回来的十八个人之一的叙述,他们在描述全球航行经历的时候声称“在上岛寻找淡水的时候,曾遇到岛上部分土著居民的拒绝,并遭受到了顽强抵抗”,在无奈的情况下,麦哲伦下令以强攻的模式上岛抢走淡水,就因为争夺淡水,麦哲伦曾经下令残害了岛上的土著居民,不仅抢走了水源,甚至抢走了他们的食物。虽然这件事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是目前在学术界很多人在相信着这种说法。

最后:学术界还流传一种说法,麦哲伦在出发的时候,自己偷偷地搬运上船了几大桶白酒,因为他非常清楚淡水肯定会变质,但是白酒的储存时间却很长,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麦哲伦本人都是依靠白酒充当淡水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因此同样是航行,船队里面的所有船员基本上在海里面都因为饮用不干净的淡水而生病,反倒麦哲伦自己本人,没有任何生病的记录。

时间已经过去五百多年了,即便是现在的船员,如此舒适的船上环境,在深海里面由于没有信号,那种孤独寂寞也是无法忍受的,很多船员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可见当时,麦哲伦是多么的伟大,大风大浪,简陋的船上环境,缺乏淡水食物,船上的内斗,疾病困扰,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竟然航行了一千多天,不愧是伟大的航海家,不愧是我们航海届的前辈。不管部分学者如何评价他,在我们船员群体内,他就是巨人,我们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了今天的航海生活。你们觉得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s://www.cfxiaohaopifa.com/cf/2861.html
1.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于作者联系。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