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密令1,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兵变

CF排位号 150

集结密令1,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兵变?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当东北军少帅卫队冲进陕西西安临潼华清池蒋介石住所的时候,发现房间内空无一人,与老蒋全身朝夕相处的,只有一副泡在杯子里的假牙。

卫队1营营长王玉瓒向少帅报告说:人找不到了。

集结密令1,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兵变

张学良告诉王玉瓒,如果没把活的蒋某人带到眼前,就以叛逆罪毙了他!

但是很快,老蒋就被2营的人发现了,并且被关了起来。

与此同时,西安的陕军也就是17路军控制了西安全城,并在西京招待所扣押了老蒋的随从大员蒋鼎文、朱绍良、陈诚、陈调元、蒋作宾、卫立煌、陈继承、万耀煌等。

这事本来就是谋逆了,所以震惊中外,因为,此时的东北军最高将领张学良和陕军将领杨虎城二人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他们下一步的行动,会导致中国今后的历史走向。

如果把中国历史比做一列火车,那么张杨二人,就是那个扳道工。

我再说说当时张杨二人和老蒋的思想碰撞,就事论事,思想碰撞才能擦出火花嘛,这里不讨论大的历史观。

张杨二人目的为何?

从这个身份上看,张学良为当时的全国海陆空副司令,说白了,就是名义上的军队二把手,实力和贡献(东北易帜和中原大战对蒋的支持)摆在那里,自然是最年轻的一级陆军上将,而且当年坐拥军队那也是几十万。

而17路军的杨虎城,是独立派系的陕军,从冯玉祥关系也不大,虽然陕军曾经短暂的加入过西北军当中,但是同聚是一团屎散是满天星的西北军各派系不同,杨虎城可以说是自始自终的独立军阀,这种军阀,兵不多,但是派系在,陆军二级上将的干活。

二人的军事实力,这张1935年整军表截图上写的明明白白:(图片来自于国史馆,不要质疑真实性)

其实当时张杨二人在陕西地区也是过的很不开心,尤其是小六子,部队都用在陕北地区了,而且损失惨重。

“攘外必先安内”可不是一句口号,东北军已经没有家了,还要用兵陕北,本来一个“不抵抗”已经犯了历史性的错误,这样在陕北折腾下去,只能最后换来不可调和的矛盾。

杨虎城更是了,除了地盘之外,这样下去,陕军也就完了,更何况,杨虎城本来就是个思想积极的人。

当时二人“兵谏”的心情,基本上是以小六子为主体的,这两个电报内容,相信可以还原一部分历史真相:

张学良和陈诚二人给老蒋的电报,还是应该对比着看,当然了,没兴趣的我也就不强求了。

老蒋的心情

当时老蒋飞往西安,在临潼华清池设置行辕。

按老蒋的想法,用不了一年的时间,到1937年夏,必定能把红军消灭。

但张、杨不想再打了,所以在围剿行动上比较消极,蒋介石就打算把张、杨二人调到别的地儿,再派30万中央军过来进行最后的合围。

小六子说:别再打内战了,还是一起对付日本吧。

但受到老蒋的怒斥。

老蒋觉得这个35岁的一级陆军上将too young,too simple。

在他看来,对红军的胜利已指日可待,这时撤兵和谈,怎么可能?

所以老蒋给了小六子一个选择题:要么继续用兵;要么,东北军调到福建,第17路军调到安徽,换蒋鼎文上。

而老蒋当时心情,用日记也能够看明白(正经人谁写日记啊?下贱!)

1931年9月20日,老蒋在江西前线写下日记云:“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强占以后,心神哀痛,如丧考批。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小子勉之!内乱平定不惶,故对外交太不注意。”

而当日军逐渐南下后,老蒋的政策更是这样了:

1935年4月6日,当长城抗战正打的激烈,老蒋在南昌电告江西前线将领说:“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先清内匪,则决无以御外侮。……本总司令来赣督剿,实示有我无匪之决心,如我剿匪各将领,若复以北上抗日请命,而无意剿匪者,当以贪生怕死者视之。……如再有贪生怕死、侈言抗日、不知廉耻者,立斩无赦。”

4月7日,老蒋发表训词:“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面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自然在号称统一的政府之下失掉,我们要负责任,不过我们站在革命的立场说,却没有多大关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谤毁,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唯一要务,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本末倒置。”

5月8日,他说:“如果不先安内而要求攘外,在战略上理论上说,都是居于必败之地,不仅不能救国,而且适足以速国家之亡。……当前的任务,第一个乃是剩厘来安内,第二个才是抗日来攘外。”

价值观冲突的结果

所以,面对老蒋当时铁一般的决心,哭是没有用了,所以只能发动“兵谏”了,况且,一个压力久了,那么很多事情本身就要报警了,“西安事变”是第一件,是国内将领在压力下的主张,而“七七事变”则是第二件事情,一内一外,不抗也得抗,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的爆发出来的冲突,就在这两件事上出现了表征。

事变的解决

这种事可不是闹着玩的,老蒋固然可恨,但是却是这个时候,谁也不敢把他怎么样,毕竟,咖位摆在那里,换成谁,谁可能都玩不转了。

只能逼他。

而老蒋,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因为,谁都再经不起更大的内战了,老蒋也明白,到时候,各省什么情况,谁都不好说,那些册封的一级二级上将们,没他压着不得在家里都翻跟头了?

当时,张杨二人和南京政府双方剑拔弩张。更大的内战一触即发。

当时,张杨二人提出了八项抗日主张。

而南京方面,有人主张讨逆,比如何应钦。

如果讨逆,则是历史的悲剧。

12月17日,老蒋给何应钦写了一张立即停止军事行动的手令,特别强调“停止轰炸为要”。

22日16时许,宋美龄、宋子文兄妹飞抵西安。

在释放老蒋的问题上,张学良与杨虎城有不同看法,张的意见是:只要老蒋同意抗日,老蒋本人签不签字都可以;杨虎城及其部下则认为,要求老蒋必须在协议上签名,这是释放老蒋的条件。

而在随后的谈判里,各方势力都参加了,周恩来作为代表参加谈判,毕竟,这个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当时,周公也提出了我党的主张。

而且,张杨周是坐在一起的。

经过谈判,张杨二人和周公的主张与宋氏兄妹达成一致,并且得到了老蒋的认同,在随后与老蒋的谈判中,周公表示了三点:(1)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统一中国,受他指挥。(2)由宋子文、宋美龄及张学良全权代表他与周恩来解决以前商谈好的问题。(3)他回南京后,周公可以直接和他谈判。

至此,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局面初步形成。

张杨二人的历史使命,也在此结束了。

郭松龄为什么要背叛张作霖呢?

郭松龄字茂宸,奉天人(今沈阳)。据说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人,毕业于北京中国陆军大学。1917年受革命感召南下广州参加护法运动,1918年护法运动失败后返回奉天任督军署中校参谋。1919年张作霖创建东三省陆军讲武堂,郭松龄任战术教官。

(郭松龄像)

郭松龄任职期间遇到张学良两人成为至交好友,经常纵论天下事互相引为知己。郭松龄得到张学良赏识开始发迹,郭松龄的地位随着张学良在奉军的地位上升而水涨船高。张学良被张作霖刻意培养不断的委以重任,而张学良公子哥儿脾气不怎么管理军中具体事务。一般军中大小事务都由郭松龄打理,张学良曾说:“我即茂宸,茂宸即我。”

(郭松龄与张学良剧照)

郭松龄开始也对张学良忠心耿耿,帮助张学良训练部队剿灭吉林“胡子”立下汗马功劳。第一次直奉大战张学良郭松龄率军在奉军全线崩溃的情况下顶住了直军的追击,为奉军重新构筑战线保住山海关争取了时间。

此战过后张作霖深感奉军暮气沉沉战斗力低,开始大力整军经武。郭松龄由于出色的表现和张学良的关系开始受到重用,张作霖将精锐主力部队交给二人训练统帅。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军主力十五万编为六个军。第一军军长姜登选副军长韩麟春,第二军军长李景林副军长张宗昌,第三军军长张学良副军长郭松龄,这三个军是作战主力。尤其是郭松龄率先突破直军防线截住直军退路,为战胜吴佩孚立下大功。

(第二次直奉大战形势图)

第二次直奉大战后奉军一路南下占领直隶、山东、江苏、安徽、上海等地,奉系军阀势力达到顶峰。然而好景不长浙奉战争爆发,直系后起之秀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起兵反奉。一经接触奉军就一路溃退到山东,张作霖准备任用郭松龄南下攻打孙传芳。

郭松龄趁机和直隶督办李景林国民军冯玉祥达成密约共同反奉,1925年11月21日晚郭松龄在滦州发表通电倒戈反奉。郭松龄将所部改变为东北国民军开始向奉天进军,郭松龄自任总司令。郭军一路势如破竹突破山海关直抵离奉天不足60公里的巨流河,张学良率领奉军第三方面军和郭松龄隔河对峙。

(冯玉祥像)

由于日军的阻拦和奉军援军源源不断的到来,再加上天气寒冷郭军士气低落大部不愿意和张学良作战。冯玉祥也暗中观望没有履行承诺,郭军形势十分不利。12月22日奉军骑兵偷袭了郭军位于白旗堡的弹药库,张学良乘机加紧策反郭军。郭军上下人心涣散参谋长邹作华将炮兵调离向张学良投诚,郭松龄大势已去和夫人化妆向关内逃走。1925年12月25日上午郭松龄夫妇在老达房附近遇害,郭松龄夫妇死后被暴尸三日方才收敛入土。

(东北王张作霖像)

郭松龄是奉军里最重要的一员战将,长期统帅精兵颇受张氏父子重用。何以会突然倒戈反奉呢?

首先,郭松龄个人性格问题。郭松龄性格耿直倔强,做事固执己见和同僚关系紧张得罪人多。张学良曾说郭松龄是一个宁折不弯的人,这样的人脾气倔强性格偏激做事容易走极端。平时张学良也得哄着供着才能让他死心塌地的出力,这样的人受不得委屈一遇到委屈不公就容易做出极端事情。

第二次直奉大战时郭松龄率军攻击山海关受阻,张学良让郭松龄带领五团精锐会同第一军攻击九门口。第一军军长姜登选不愿意郭松龄抢功又不好拒绝张学良,便出口讽刺了郭松龄几句。郭松龄自尊心很强便赌气擅自率部返回山海关,张学良闻讯上演一场萧何月下追韩信追上郭松龄。两个人在一起直说的抱头痛哭,郭松龄激愤之下一鼓作气突破直军防线攻入秦皇岛。

(郭松龄剧照)

战后奉军论功行赏主力军长都得到了一省地盘,扩编了部队。立下大功的郭松龄什么也没得到,而自己的老对头们都升官发财了。郭松龄心理大为不满,为倒戈反奉埋下伏笔。

其次,奉军内部的斗争。奉军内部有“老派”与“新派”之分,老派多是跟随张作霖起家的老兄弟这些人大多身居高位。新派又分洋派和土派,洋派又叫士官派大多数是日本士官学校的留学生,这一派以奉军总参谋长杨宇霆为首包括常荫槐、韩麟春、姜登选、邢士廉等。土派又称陆大派大多数是本土军校毕业生,比如陆军大学保定军校东北讲武堂等。这一派以郭松龄为首包括霁云、刘伟、魏益三、范浦江、刘振东等。

(东北陆军讲武堂旧址)

杨宇霆和郭松龄都是自视甚高的人物,加上双方主张不同所以矛盾很深。杨宇霆主张出兵关内争霸天下,郭松龄主张保境安民开发东北。第二次直奉大战后奉系瓜分地盘,张宗昌山东督办、李景林直隶督办、姜登选安徽督办、杨宇霆江苏督办。立下大功的郭松龄只是被任命为津榆司令部副司令的空衔,有传言本来郭松龄是被任命为安徽督办的,由于杨宇霆想当江苏督办便把姜登选挤到安徽郭松龄就啥也没有了。

(杨宇霆像)

不久浙奉战争爆发,杨宇霆姜登选一触即溃不仅丢失了两省地盘还丢掉了奉军三个精锐师。杨宇霆回到奉天不仅没有获得任何处罚反而重新担任奉军参谋长,而郭松龄被命令率军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郭松龄大为不满多次公开抱怨张作霖用人不明赏罚不公,表示不再为张作霖当炮头。

(第二次直奉大战后形势图)

郭松龄后来还和冯玉祥李景林结成同盟共同反对张作霖,并规定打到张作霖后东三省归郭松龄,直隶热河归李景林,西北归冯玉祥。郭松龄通电反奉后最主要的主张就是惩办杨宇霆,和杨宇霆的矛盾是郭松龄反奉的主要原因。

最后,郭松龄所受到的革命思想的影响。郭松龄参加过同盟会的反清行动和护法运动,深受孙中山革命精神影响。本人虽然是军人却反感内战,一直希望张作霖能保境安民开发东北建设发展东北不要入关作战。两次直奉大战给北方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仅第二次直奉大战钱张作霖为筹集军费就在东北商户百姓摊派4800万元。张作霖入关争霸搞得关外经济停滞民生凋敝,郭松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郭松龄的夫人韩淑秀是个进步女性,一直和郭松龄相濡以沫同甘共苦。韩淑秀反对内战主张发展东北的主张也对郭松龄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奉军照片)

1925年10月郭松龄作为奉军代表到日本观操,日方询问郭松龄是否还有其他的秘密使命。郭松龄才知道张作霖和日本定有密约,以出卖东北权益换取日本军火贷款进攻冯玉祥国民军。郭松龄十分反感张作霖的卖国行为,于是同冯玉祥的观操代表韩复榘相商共同反奉。

(旅顺日本关东军司令部)

郭松龄反奉有个人性格问题,内部矛盾斗争赏罚不明和郭本人的爱国思想革命精神三方面的原因。郭松龄长期以来被看做张学良的左右手,是张学良最倚重的人物。张作霖也将郭松龄看做张学良的良辅,所以对其委以重任把奉军精锐交给他统帅。没想到郭松龄倒戈反奉,差一点推翻张作霖的统治。

(少帅张学良)

郭松龄一死反而促进了张学良的成长,也加深了张学良与杨宇霆的矛盾。东北易帜后张学良枪毙杨宇霆常荫槐,未必没有给郭松龄报仇的因素在里面。郭松龄和杨宇霆都是东北地区杰出的人才对张学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他们两个人的死是东北军的一大损失。如果他们任一人在,日本人的九一八事变未必能发动起来。

东吴四大都督?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如今被网友们称为东吴四大都督。

实际上,四人中,获得大都督一职的,只有陆逊一个人。

而都督(没有大)一职,在当时非常普遍,就是甘宁手下都有都督,所以不算什么特别牛的职务。

不过,这四人确实一度在东吴军“外事”的主要负责人(后来担任过丞相的陆逊工作内容更广一点),都曾负责东吴的对外发展规划、外交、对外战争指挥,确实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

总的来说,这四人各有千秋,但仍有高下之分。

周瑜

(1)、大环境:从救亡图存到抢占中间地带。

赤壁之战前,东吴直接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只有赢得赤壁之战,才可能生存下来。

赤壁之战后,曹操与孙刘彼此在正面都讨不到什么好处,三方开始抢夺“中间地带”。关中、陇右、益州、交州等地成为争夺重心。

(2)、战略规划:进取益州,连结马超。

赤壁之战前的规划不说了。相信无论这“四都督”中的任何一位,都会做出联刘抗曹的选择。

赤壁之战后,周瑜的规划是:趁曹操新败,抓紧时间进益州、夺取汉中、连结马超。

可以说,周瑜精准地洞察到了当时竞争的重点:抢占中间地带。

当时,曹孙刘三方都意识到了抢占中间地带的问题。

不过,如果东吴及时采取周瑜的规划,即使不能竞全功,平定西川、汉中还是有较大可能的。

(3)、外交:以东吴为主导的孙刘联盟。

东吴的外交,核心问题就是与刘备的关系。

周瑜处理与刘备关系的原则是:以东吴主导的孙刘联盟。

周瑜时期,无论是利益分配,还是任务分工,东吴均是主导者。

作为赤壁之战前后的联军主帅,在赤壁之战、江陵之战中,周瑜统一协调了刘备、关羽与东吴的军事行动,既以东吴为主力,也发挥了刘备的作用。

在利益分配上,无论是刘备平定南三郡还是获取公安,都是在周瑜的统一安排下进行的。

周瑜反对借江陵给刘备,甚至表示想通过控制刘备来直接控制刘备军团。

可以说,周瑜不死,刘备可能后来没有那么多发展空间。

(4)、军事指挥:强悍。

周瑜、吕蒙、陆逊的军事指挥能力都很强。

相比之下,周瑜的风格是比较强悍的。

赤壁之战、江陵之战,周瑜都是“正面扛”,直接击败对手取胜的。

尤其是江陵之战,是东吴唯一一次直接从曹操(曹魏)手中夺取重要城市的作战,其精彩程度不下于赤壁之战。

鲁肃:没有被低估,甚至还被高估

许多朋友说鲁肃是被演义矮化的牛人。

真的吗?

(1)、大环境:抢占中间地带

鲁肃时期,大环境仍然是:各自抢占中间地带。

这段时间,曹操进军关中、陇右;刘备进军益州;孙权进军交州,彼此都在避实击虚,抢占中间地带。

(2)、战略规划:从全据长江到借重刘备。

早在刚见孙权时,鲁肃的“榻上策”就指出:要攻取荆州,“全据长江”。

赤壁之战后,周瑜、甘宁收复南郡,“全据长江”的目的已经基本实现。

鲁肃接班后,提出:“借南郡”给刘备,以分担军事压力。

这是灾难性的规划。

这个规划的结果是:曹操夺取了关中、陇右、汉中(后被刘备夺去);刘备夺取了西川,都得到了很大发展;而东吴,只获得了位置、经济都不太好的交州。

其实,当时,在抢占中间地带中,东吴最应全力争夺,也有能力争夺的的是西面的益州。

可是,将江陵借给刘备后,入川之路完全堵死,东吴只剩下地理位置、经济水平都不佳的交州发展。

(3)、外交:鸡飞蛋打。

鲁肃的外交,是最被高估的。

许多朋友说:鲁肃有“大局观”,坚持孙刘联盟。

如果站在刘备集团的立场看,鲁肃确实是有“大局观”,毕竟让刘备占尽便宜嘛。

可是,鲁肃是东吴的都督!

鲁肃放弃了周瑜以压制、控制为原则的合作方式,采取了“常以欢好抚之”的方法。

刘备是“欢好”了,东吴呢?

可以说,鲁肃在外交上的过于牵就,使孙刘联盟的关系已不公平,这也为后来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所以,早在鲁肃去世前,孙刘关系就已经非常脆弱了。(其实,215年,如果不是曹操攻打张鲁,孙刘就已经提前交兵了。)

为了交好盟友,鲁肃不惜放弃了他一直追求的“全据长江”策略,但结果确实:既做出了牺牲,也没有得到真的盟友。

鲁肃的外交成果,可以用“鸡飞蛋打”来形容。

(4)、军事指挥能力:缺乏代表性战役。

鲁肃是这四人中唯一一个没有代表性战役的人物。

鲁肃时期,主要的军事行动,多是吕蒙、甘宁等负责执行,鲁肃的调度记载比老板孙权还要少。

吕蒙

(1)、大环境:“不稳定的三角对立”。

吕蒙接班时,三方对“中间地带”的争夺基本上结束,三方要求发展,只能从彼此身上找食了。

当时,孙刘联盟虽仍保持,但实际上已经貌合神离,已经是“三角对立”关系。

同时,虽然刘备在益州、孙权在江东都有稳定的基本盘。

但是,在汉中、荆州等地,彼此的地盘都不稳固。

(2)、战略规划:全取荆州!

吕蒙的规划是:夺取荆州!吕蒙据守襄阳,孙皎据南郡,潘璋据白帝,蒋钦率机动部队游弋,何必要借助刘备?

吕蒙的这个规划是很嚣张的。

他不但要从刘备那里拿下南郡、白帝,还要从曹操手中拿下襄樊!

(3)、外交:不要外交!

对于孙刘联盟,周瑜是“控制+利用”,鲁肃是“常以欢好抚之”,但都是坚持孙刘联盟,“两弱抗一强”的。

吕蒙对此态度是:刘备不但不是盟友,还是东吴最大的威胁!关羽现在不打我们,只是因为我们这些人还在,将来我们不在了,关羽一定会来打我们!

而吕蒙的总体外交思路是:不要外交!

从吕蒙既要南郡,也要襄樊的态度看:吕蒙是彻底干脆不要盟友!以力拒天下!

可以说,吕蒙的外交思想,注定了他在翻脸时往往把事情作得绝,作得狠!

(4)、战役指挥:攻心专家。

吕蒙的战役指挥最大的特点是:极其擅长心理战!

215年,偷袭南三郡时,长沙、桂阳,都被他书信直接说服。随后,吕蒙又通过风骚的心理战、信息,“计赚郝普”,赚了零陵。

219年袭南郡时,他又是一波心理压力,搞得公安、江陵两座大城主将不战而降!

随后,他又通过让关羽军家属“报平安”,直接瓦解了关羽大军!

可以说,吕蒙的心理战水平,在真个历史上都是最高级别的。

所以,后世每每谈到攻心时,都会将“吕蒙取荆州之策”提出来。

陆逊:

(1)、大环境: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到“稳定的两强抗一弱”。

陆逊任期是最长的。

陆逊前期,大环境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刘备大军压境,曹丕按兵待机。

陆逊后期,大环境是“稳定的两强抗一弱”。

孙刘重新结盟,但此时彼此势力范围都已经比较稳定。

(2)、战略规划:限江自保。

陆逊是的战略是:限江自保,与民休息。

他不但反对大规模北伐,还反对向辽东、夷州等“偏远中间地带”发展。

东吴数次北伐,孙权都是从淮南方向发起,陆逊只参加了其中1、2次,而且都很快结束。

陆逊不但反对立刻大举北上,甚至连“观天下之变”都不提,完全就是“往死里自保”!

他主张以西陵为“国之藩表”,经营西陵、夷陵,以点制面,建立国防体系。

(3)、外交:“平等联盟”。

孙权与刘备、刘禅、诸葛亮的信件,都要陆逊过目(《三国志.陆逊传》),可见陆逊在外交上是“管得很宽”的。

陆逊时期,吴蜀联盟是“平等互惠”的。

虽然陆逊不主张大规模北伐,但诸葛亮北伐时,陆逊一般是支持发起策应攻势的。

而在石亭之战后,魏部署对吴进攻时,第一次北伐失败没多久的诸葛亮旋即进攻陈仓,迫使张郃从荆州前线救援,以分其压力。

(4)、军事指挥:沉稳。

陆逊的用兵风格最符合“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他有两场代表性战役:夷陵之战、石亭之战。

夷陵之战,他先是主动撤退,使刘备陷入难以展开的战场,然后稳守待机,最后一击必杀。

石亭之战,他先是诱敌深入,后又稳重出击,大败敌军,最后,又否决大举发起战略反攻的建议,收兵。

陆逊的用兵风格沉稳老练,极其符合东吴“限江自保”的战略。

世人评价:周瑜、陆逊>吕蒙>鲁肃。

世人评价武将,主要有三类。

一类是时人评价;一类是官方武庙;一类是后世整理的名将集。

时人评价,最有权威的无疑是他们的老板孙权了!

孙权曾对陆逊评价了这些“前任”:吕蒙“可以次于公瑾···胜于子敬”。

虽然孙权言语前提不少,但其言语间,周瑜>吕蒙>鲁肃的意思是明确的。

历代武庙中,周瑜、陆逊都不会缺席,吕蒙也是“常客”。

而在后世的名将集中。

北宋的《十七史百将传》、清末的《百将图记》都收录了周瑜、陆逊。

吕蒙出现在《十七史百将传》,但未录入《百将图记》。

就地位而言,周瑜、陆逊,要高于吕蒙,吕蒙又高于鲁肃。

个人看法:周瑜>陆逊>吕蒙>鲁肃

如本人在前文表述的观点,鲁肃确实明显弱一档。

鲁肃期间,在曹操、刘备实力继续大发展,东吴的实力发展最少,甚至险些被刘备“后来居上”,这就是明证。

其他人中,吕蒙又稍弱一点。

单纯以军事能力而言,吕蒙未必不如周瑜、陆逊。尤其是其心理战,可谓旷古绝伦。

但是,其规划一味逞强,其实与关羽“以力拒之”没有太大区别,风险很大。后来夷陵之战时,刘备进攻在前,曹丕驻兵于后的危险局面,与吕蒙的一味逞强有关。

周瑜、陆续间,个人认为周瑜略胜。

陆逊“限江自保”虽符合当时的国力对比及江东大族利益,但“偏安一隅”,越到后面越无希望,“温水煮青蛙”。

所以,个人认为周瑜最强,鲁肃最弱。

朋友,不知您怎么看呢?

在中国历史上战神很多?

每个朝代或者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战神,古有白起、韩信,近代有:林彪、彭德怀、粟裕以及薛岳(国民党)等,其中,薛岳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战神,他是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

不过,今天,我们不说林彪、彭德怀,也不说薛岳;我们只说说身为十大将之首的粟裕以及他背后的“神秘部队”。

粟裕打仗非常灵活,被陈毅赞为“愈出愈奇,越大越妙”,就连刘伯承元帅也夸奖粟裕说:“智深勇沉,百战百胜,有古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

他曾经在苏中战役中七战七捷,在这次战役中,他消灭的敌人比自己兵力还多;在宿北战役中,以伤亡8000余人的代价歼灭蒋军一个整编师;在鲁南战役中,以伤亡8000余人的代价,歼灭蒋军整编第26师、第51师师部、4个旅及1个快速纵队;在莱芜战役中,以伤亡6000余人的代价俘虏蒋军4万多人,并歼灭蒋军6万人;在孟良崮战役中,更是运筹帷幄,不仅打垮了蒋军的“王牌”整编74师,还击毙了名将张灵甫;等等。

粟裕的战绩非常辉煌,不过,在他战绩辉煌的背后,离不开一支“神秘部队”的支持。

这支神秘部队号称“四中队”,这是粟裕一手打造的侦察队伍,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多次破译敌人的军事部署、重要密令,为野战军首长提供了可靠的情报,以供野战军首长及时布局,灵活用兵。

每当有人夸赞粟裕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时,粟裕总是说:“一半功劳是‘四中队’的”。

1945年10月至11月期间,华中野战军成立,粟裕担任司令员,他下令组建一支技术侦察队伍,加强对华中敌军的侦听侦察。这支侦察队伍号称“四中队”,主任是朱诚基,成员大多是20岁左右的小姑娘、小伙子。

当时,敌我装备差距很大,在苏中战役时,蒋军的整编65师、83师用的是美式V110报话机,这是一种新式通信装备,性能非常稳定,防窃听效果非常好。

而四中队用的侦察设备非常简陋,大都是抗战时期用过的三灯收讯机,甚至,还有机务部门临时组装起来的设备。

面对这些差距,四中队的队员们凭借自己的智慧从蒋军中一次又一次地窃取情报。

1946年7月,粟裕根据中央军委“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的指示精神,决定拿驻扎在苏中地区的蒋军试试手,给对方予以毁灭性的打击。

7月10日,四中队从可靠渠道获得了一份重要情报,这是蒋军第一绥靖区的作战计划:整编49师北犯如皋,整编第69师第99旅和李天霞的整编83师分两路先占领黄桥,再协同整编49师进攻如皋;整编25师第148旅东犯姜堰,再会同侵犯如皋的49师合击海安。预定于7月15日同时发起进攻。

一时间,如皋和海安成了蒋军的众矢之的。

当队员们要将这份情报报告给粟裕时,他们又侦知了一件情报:蒋军的整编83师第19旅有两个团驻守在泰兴和宣家堡。

事不宜迟,队员们马上将这两份情报汇报给了粟裕司令,粟裕看完情报后,立即召开华中野战军作战会议,面对蒋军的嫡系部队----李天霞的整编83师,粟裕毫不犹豫,他以李天霞的83师为首奸目标,首先打掉宣家堡和泰兴的两个爪牙。

经过60个小时的奋勇搏杀,华中解放军在宣泰战斗中歼灭了李天霞整编83师驻扎在宣家堡和泰兴的两个团,生擒第56团少将团长钟雄飞,俘虏了敌军3200人,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这次宣泰战斗是四中队的首胜,创下了歼灭具有美式装备的蒋介石嫡系部队的记录。

就当华野将士上上下下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四中队忽然又破获了李默庵的作战计划:急调整编65师火速渡江,会同靖江第99旅增援泰兴,进犯黄桥,企图拖住华中野战军主力;同时,急令整编49师星夜疾进,趁虚而入,夺取皋城,妄图从如皋、黄桥、泰州三面夹击华中野战军。

李默庵如此兴师动众,就是因为粟裕歼灭了他的两个团,这让他十分恼火,所以,“财大气粗”的李默庵想歼灭刚在泰兴和宣家堡站住脚跟的粟裕主力。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对这封突如其来的军事情报,粟裕既感叹四中队的履职尽责,又深知自己的艰难处境。

粟裕知道装备落后的华中野战军不是李默庵部的对手,面对他们的三面夹击,自己不能硬拼,只能走为上策,但是,走也得分怎么走法,不能就这么便宜了李默庵。

他考虑着:李默庵的整编第49师是杂牌军,于是,果断下令:迅速转移兵力,挥师东进,将李默庵的整编第49师歼灭于运动战中。

最终,经过4天4夜的激战,粟裕的华中野战军歼灭了李默庵的整编49师一个半旅、整编65师、第99旅共1万余人,生擒少将旅长胡琨以下6000多人。

你断我手足,我也不能轻易饶了你。

李默庵是一个大茬子,粟裕先后打掉他的两个团、整编49师的一个半旅等有生力量,李默庵岂能轻易咽下这口气?

其实,此时,粟裕的华中野战军经过大战后,非常疲劳,人员伤亡非常大,战斗力锐减,粟裕只能将部队转移至海安地区休整。

李默庵逮着这个机会,做起了大文章。

他迅速调集6个旅,在数十架飞机的配合下,企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夹击海安,与粟裕的华中野战军决战。

得到消息的粟裕,马上调集4个团进行防御,最终,在七纵部队英勇顽强的抵抗之下,阻击李默庵部5个昼夜,歼敌3000多人,成功地打赢了一场防御战。

本以为华野将士会为保住海安而高歌庆祝,谁知,粟裕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他命令华野部队全部撤出海安,如此一来,就相当于放弃了防守基地,这是一步险棋。

华中野战军刚从海安撤出,李默庵的65师160旅、187旅和李天霞83师的63旅就攻了进来,迅速占领了海安。

此战,这些部队的领导们非常高兴,他们迅速用报话机向李默庵报喜:“我们占领了海安,灭敌2-3万人,敌已溃不成军,向北逃窜。”

甚至,还有报务员欣喜若狂地喊道:“我们胜利了,我们正在海安开庆祝大会”。

可是,蒋军上上下下都没有想到,他们如此高调的庆功情报早已被“四中队”窃听了。

四中队马上报告给粟裕,粟裕当即下令驻扎在海安东北地区的一师、六师和七纵连夜奔袭李家堡,仅用了16个小时歼敌9000多。

原来,这是粟裕使得一个计谋,他早已在海安给李默庵画好了“坑”。

在粟裕带领华中野战军退出海安时,他吩咐各连队:“撤出海安前,在海安以北公路两侧和稻田内扔下破枪、饭锅、米袋、背包、破鞋等,给敌人造成一个假象,让他们误以为我们溃逃,助长他们骄傲松懈情绪,当他们欢呼雀跃地‘庆祝’的时候,我们奔袭李家堡,打他个出其不意。”

接着,四中队又采用多种手段,接二连三地侦察敌人的作战部署,及时为粟裕提供可靠的情报,从而在苏中战役的七战七捷中,画上了浓重墨彩。

此后,四中队也在莱芜战役中破获了王耀武发给李天霞的电报、捕捉了被困在莱芜城中的李仙洲向北突围的情报,从而在莱芜战役中,立下大功;另外,对于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四中队表现十分出色,他们破获了汤恩伯发给张灵甫的电报,第一时间给粟裕提供了准确信息,从而在孟良崮战役中立下了头功。

可以说,这支神秘的四中队是粟裕作战时的千里眼、顺风耳,凭借他们在艰辛中磨练出来的侦察技术和无私无畏的精神,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给华野各级指战员们提供了很多真实、可靠的情报,他们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钻研的英雄群体,今天的盛世,有他们不可磨灭的功劳。

功不可没!

他为什么不称帝而称霸王?

所谓的十八路诸侯是在反秦过程中壮大的起义军,不是项羽置的,无论项羽封不封这些人,这些人都算做是独立的势力,并且不是项羽能够控制的。

项羽在灭亡秦国后,就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最为紧迫:

1、灭秦后,是像秦始皇一样称帝,还是回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状态?恢复战国晚期的政治秩序?

2、如何对待这些反秦的十八路诸侯?

针对第一个问题,项羽的反应很明显,就是选择回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状态,再作下一步的打算。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不能以今天开上帝视角来看待当时的政治问题,我们今天知道秦始皇的郡县制是历史进步的产物,在当时的时代,除了秦始皇、李斯、刘邦等极少数人这么认为外,大部分人,包括秦朝中央政府中都有很多人反对实际郡县制,主张恢复分封制,包括秦始皇当时的丞相王绾、博士淳于越等绝大部分秦政府官员都认为分封制好于郡县制,就更不要说这些反秦的起义军了,在当时占主流思想的是恢复分封制,而郡县制则是非主流思想。

项羽出生于战国晚期,是原楚国的贵族,上将军项燕的孙子,项羽无论于公于私都更加倾向分封制,于私,秦国杀了他的爷爷和族人,于公,秦国灭了他的国,毁了他的贵族生活,项羽当然会实行分封制,况且当时很多人认为秦国的灭亡是由于郡县制造成的,没有分封自已的贵族,没有诸侯王来勤王,才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被灭亡,有这种思想的,还包括刘邦。

既然实行分封制,就不可能称帝,包括分封时自称西楚霸王,也能看出项羽不想称帝,当然也有其它原因,后面再说。

既然项羽想恢复战国晚期的政治秩序,就必须实行分封制,也就回到了第二个问题,如何对待这些反秦势力?

我们先看一下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有哪些:

1、封楚王熊心为义帝

2、封自已为西楚霸王

3、封刘邦为汉王

4、封秦国降将章邯为雍王

5、封秦国降将司马欣为塞王

6、封秦国降将董翳为翟王

7、封原魏王魏豹为西魏王

8、封赵国国相张耳的部下申阳为河南王

9、封原韩王韩成韩王

10、封赵国将领司马昂为殷王

11、封原赵王赵歇为代王

12、封张耳为常山王

13、封英布为九江王

14、封吴芮为衡山王

15、封原楚国上柱国共敖为临江王

16、封原燕王韩广为辽东王

17、封燕国将领臧荼为燕王

18、封原齐王田市为胶东王

19、封齐国将领田都为齐王

20、封齐国将领田安为济北王

仔细研究一下项羽的这个分封,你会发现有很多的名堂,项羽的这个分封很大可能是范增的意见,这个分封对项羽自已是很有利的,但是对有些诸侯可就是不公平了。

一、原来六国的王基本上是被迁移分封,目的就是削弱这些原六国的诸侯王势力,如原来的赵王赵歇被封成代王,迁移分封;原来的燕王韩广被为辽东王,迁移分封;原来的齐王田市被封为胶东王,迁移分封;而原来的韩王韩成虽然没有被迁移分封,但是韩成被项羽扣押了,不让他回封国,原因是因为张良帮忙刘邦,后来项羽还杀了韩成。

二、原来六国实力相对较强的国家都被分成几个相互制衡的国家,避免一家独大。如原秦国关中之地,被封成三个秦国降将,互相制衡;原来齐国的齐地也被一分为三,分别封了三个诸侯王,互相制衡,避免一家独大。

三、项羽把最重要的防范对象刘邦封在当时看上去还算偏远的汉中及巴蜀地区,并且让秦国三个降将牢牢控制刘邦的出川路线,以制衡刘邦。

四、没有随项羽入关的诸候,项羽没有封,如彭越、陈馀;与项羽有私仇的诸候,项羽也没有封,如田荣。

从项羽的一系列动作来看,项羽是故意而为之,就是故意这样封的。项羽把自已封为西楚霸王,意思很明显,就是恢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维,只有春秋时期只有霸王这个称号,至于后面是否会统一天下称帝,我认为项羽是走一步算一步,因为他非常年轻,当时才26年,有的是时间跟这些诸候来耗着。所以是先称霸王,暂时不称帝。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项羽当时的实力虽然是最强大的,在巨鹿之战前项羽的嫡系人马只有五万人,巨鹿之战胜利后,项羽的军队人数急剧增加,有可能达到20万,当时刘邦的军队有10万,其它诸侯王的军队合在一起也有20万,项羽的实力不足以吞下所有的诸侯王势力,只能是先分封,之后再逐个收拾。

而且项羽在26岁就被称为天下霸王,肯定是非常的自傲,这个年龄就达到这么高的地位,项羽没有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基本上是由着自已的性子来做事情的,以至于后来的最终失败。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s://www.cfxiaohaopifa.com/cf/775.html
1.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于作者联系。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