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cf小号 正文

正确理解“学习”的本义

cf小号 8

作者 郑周道 中共文山州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钱素华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教授

什么是“学习”?《新编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学习是指通过听讲、阅读、研究或社会实践等方式获得知识或技能。对于把“学习”等同于获得知识或技能,这种解释虽然不能说有错,但未能全部涵盖“学习”的本义,淡化了“学习”应有的道德养育和实践要求的意义。“学习”是一个复合词,是“学”与“习”的组合,既要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知识技能,又要把获得的知识技能用于指导自己的行动,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深化提升,做到知与行合一,表与里一致,养育至诚至善的道德品质和君子人格。

一、 “学”与“习”的本源意义

“学习”一词的来源,据目前文献记载,最早见于《论语》。《论语》开篇这样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认为,一个人内心愉悦来自“学而时习”,“学习”为何让人感到愉悦呢?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学,觉悟也。从教从冂。”意思是说,每个人通过拜师受教,获得知识,通晓事理,洞明世事。清代段玉裁引用《学记》“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这句话来说明“学”为何能让人觉悟。一个人如果能够知不足,就能够激发自我反省,有了自我反省就可以晓事理,明世事。因此,《广雅》说“学,识也”,多学而多识,多识才有思考能力和处事智慧;《中庸》说“好学近乎知”,意思是说好学的人,学识渊博的人,充满智慧。

“习”是个简化字,它繁体的写法是“習”,本义是小鸟每天试飞。《说文解字》说,“习,数飞也,从羽从白。”意思是说鸟儿每天张开翅膀飞一飞。段玉裁引《月令》说“鹰乃学习”,鹰每天模仿鹰妈妈模样飞翔,锻炼飞行技能。因此,习是践履行为和实践过程。

二、“学习”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

知和行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学”是通过不同路径获得知识和技能,“习”要求人们要行动、要践履、要实践。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从“学”的方面说,获得那么多知识的目的是什么?从“习”的方面说,如何确保行为和实践方向正确,并合乎法律和道德规范?解决之道就是学习,把“学”与“习”相联相通,知行合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与青年学生分享读书心得时说:“学术、知识不能只在嘴上,要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学以致用。”

“学”解决实践方向的正确性和过程的规范性问题。“学”与“习”互为目标的同时也互为手段。“学”的侧重点在于把人引导到正确的“道”上,属于导向性的问题。一个人出发前,如果方向错了,那么他走得越远,就错得越深。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不惜三次搬家。宋代朱熹很重视读书,他说:“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蕴则已具于圣贤之书,故必由是以求之。”朱熹为了指导年轻人爱读书、会读书提出了读书六法。“学”对于引领正确的实践方向和规范实践过程的导向有重大意义。

“习”解决知识获得的目的性和文化的功用性问题。“学”为我们的实践行为树立了正确的航线和明亮的灯塔,“习”就是在“学”的指引下不断实践,经受锻炼、积累经验,并且不断在践行的过程中体现所“学”内容的文化意涵,彰显所“学”知识的文化功用。“学”是贯穿和落实在每一次“习”的过程中的,古时卖油翁倒油入瓶,油水穿过钱孔而滴油不沾,“惟手熟尔”。只有不断付出辛勤的努力去践履,去温习,才能体现出所“学”的价值和意义,更好地领会“学”的文化,同时知识的正确性也是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检验。

王阳明在“知行统一”的理念下,提出“学、问、思、辩、行”相统一的学习过程论,并强调学习需要静心专注,还需要“时习只要,只是谨独”。总体来看,可将“学习”理解为,主体因经验获取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心理倾向等较为持久的变化过程。

三、要学会学习

知行合一是学习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学习既要求人们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积累和增长知识,又要求人们在实践中不盲目,不冲动,方向正确,过程规范。人们不仅要学习,也要会学习。

只学不习就是空谈家,伪君子。有的人满口大道理,看似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实则纸上谈兵、雾里看花。没有实践的学,终究是空学、假学,最终导致错学。战国时期的赵括,从小熟读兵法,谈起军事来头头是道,但缺乏实际的战争经验,也不懂得灵活变通,因此难堪大任终致兵败。可见“学”只是基础,“习”才是不断向上的阶梯。

相反地,只习不学就可能蛮干、乱干。人如果只习不学,就好似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既不知道天高地厚,亦难辨南北东西。因为缺少正确知识和理论,实践就没有方向,于是在迷雾中打转转。没有丰厚知识支撑,实践就会盲目,缺乏科学性。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党员干部的学习,他在多个场合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读书学习,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同时还强调“道不可坐论,理不能空谈。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指示,既是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深刻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学习”的本源意义。只有学与习的统一,知与行的合一,才能在漫长的人生旅途和学习过程中始终把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同时更好地提升和强化所知所学,让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s://www.cfxiaohaopifa.com/cf/15082.html
1.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于作者联系。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