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字的拼音,意思,字典释义
詐 zhà
〈动〉
【本义】:欺骗
【造字法】:形声。从言,乍声。从言,说明与言论有关。
1 同本义 ( blackmail;cheat;swindle)
【引】
1 《说文》:诈,欺也。
2 《尔雅》:诈,伪也。
3 《荀子·脩身》:匿行曰诈。
4 《荀子·富国》:有掎挈伺诈。
5 《吕氏春秋·义赏》:繁战之君,不足于诈。
6 《吕氏春秋·务本》:无功伐而求荣富,诈也。
7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度 秦王特以诈佯为予 赵城,实不可得。
8 《聊斋志异·狼三则》:禽兽之变诈。
【例】
又如:诈端(讹诈的理由);诈掯(敲诈勒索);诈哄(欺骗);诈伪(欺骗);诈力(诈术与暴力);诈人(专务诈欺作伪的人)
2 假装;冒充 ( feign;pretend)
【引】
1 《史记·陈涉世家》:诈自称公子。
2 乃诈称公子。
3 《资治通鉴》:诈云欲降。
【例】
又如:诈酒三分醉(喝酒不多却装做醉酒);诈使命(假使节;伪装的使节);诈允(假装允诺);诈狂(假装颠狂);诈死(假装死去);诈痴不颠(假装痴呆)
3 用语言试探,诱使对方露真情 ( sound out)
【引】
1 《红楼梦》:谁不知道李十太爷是能事的!把我一诈,就吓毛了!
【例】
又如:他是拿话诈我
詐 zhà
〈形〉
1 体面;俊俏 ( handsome)
【引】
1 《西厢记》:打扮的身子儿诈,准备着云雨会巫峡。
2 矜夸;神气 ( cocky)
【引】
1 元· 郑廷玉《看钱奴买冤家债主》:只待要弄柳拈花,马儿上扭捏着身子儿诈。
3 不诚实;虚伪 ( false; sham)
【引】
1 贾谊《过秦论》:先诈力而后仁义。
